脫歐
國際政經
當歐洲各國領導人和經濟學家仍在消化美歐貿易協議細節時,一些專家指出,這份對歐盟集團堪稱壞消息的協議,卻可能意外提振英國的經濟,使其成為這場貿易博弈中的間接受益者。這項協議的核心影響之一,在於美國對歐盟輸美商品徵收 15% 的新關稅。相較之下,英國此前已與美國達成 10% 的關稅協定,此刻這一較低的稅率顯現出其戰略性優勢。
國際政經
脫歐曾讓企業紛紛撤離英國,但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歐盟徵收的高額關稅,可能促使它們回流。據《CNBC》報導,2016 年英國脫歐公投後,許多企業將業務轉移到歐洲大陸,帶走投資與員工,造成數年不確定性,出口壁壘增加。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脫歐損害了英國出口、就業與經濟成長,估計 GDP 比未脫歐情況下低約 5%。
法國總統馬克宏周二 (8 日) 赴英國展開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成為英國脫歐後首位造訪的歐盟國家元首,此訪恰逢全球貿易摩擦加劇、美國關稅威脅升級和地緣政治風險攀升的關鍵時期,英國也正面臨脫歐後財政壓力加大、債券殖利率攀升及英鎊匯率波動等多重挑戰。
國際政經
英國準備在週一 (19 日) 與歐盟達成自脫歐以來最重大的一次關係重設協議,目的是在貿易與國防方面加強合作,以促進經濟成長並提升歐洲大陸的安全。這將標誌著在英國 2020 年 1 月與歐盟分道揚鑣後,朝向翻轉雙邊敵意一頁所邁出的象徵性一步。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曾支持留在歐盟,他押注只要能為英國民眾帶來實質利益,就能消弭如英國黨領袖奈傑爾 · 法拉奇等批評者對「背叛脫歐」的指責,因而在倫敦舉行的高峰會上同意與歐盟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美國總統川普總統認為,他採取的胡蘿蔔加大棒的貿易政策堪稱經濟傑作,將推動經濟騰飛,但摩根大通經濟學家警告,英國脫歐後的困境,為美國當前背離全球化的行為敲響了警鐘。經濟學家表示:「美國最近的關稅變化對全球貿易體製造成了衝擊,其影響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國際政經
英國 15 日正式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成為第 12 個成員國,也是首個加入的歐洲國家,當局預估加入 CPTPP 後每年可為英國創造大約 20 億英鎊的經濟效益,彌補脫歐後對經濟造成的損失。長期來看,這項協定每年可為英國創造約 20 億英鎊的經濟效益,提振英國 GDP 達 0.08 個百分點,脫歐對該國 GDP 的打擊為 4 個百分點,並有助降低關稅和減少貿易壁壘,金融服務、製造業以及食品和飲料行業尤其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