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
美股雷達
世界貿易組織 (WTO) 會議週四將舉行閉門會議,有消息指出,中國將抨擊美國總統川普加徵關稅措施,警示這將打擊全球貿易體制,並可能造成全球經濟衰退。川普宣布對所有中國進口產品徵收 10% 的關稅,促使北京採取報復性關稅,並對華府盛提起世貿組織爭端。
台灣政經
媒體報導台灣離岸風電被迫提前面對國際競爭等問題,經濟部能源署再次澄清,報導所稱風電多花 9000 億是錯誤計算,且台歐雙方已就 WTO 議題取得共識,經濟部同時向國人報告,台灣離岸風電去 (113) 年新增量為民主國家第一。經濟部能源署已多次澄清,臺灣推動離岸風電是參考英國、德國等歐洲成功發展離岸風電國家作法,初期藉由躉購制度吸引風場業者投入建立市場,才有後續的競價,台灣比起英國、德國等都在更短的時間就進入競價,降低臺灣發展離岸風電成本;報導卻以全球罕見、從未實際買到的一度 2.5 元,去計算所謂的 9000 億元,完全是錯誤解讀。
大陸政經
中國商務部周四 (6 日) 表示,美國 PVH 集團跟 Illumina 存在違反正常市場交易原則,中斷與中國企業正常交易,對中國企業採取歧視性措施等行為。中方依法將上述兩家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後續中方將據相關法律法規對相關實體採取相應措施。
大陸政經
美國東部時間上周六(1 日)晚間 8 時許,美國白宮發布事實清單,宣布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徵 10% 關稅,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將向世貿組織(WTO)提起訴訟,並採取反制措施。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周日表示,美方單邊加徵關稅的做法,嚴重違反 WTO 規則,不僅無益於解決自身問題,也破壞中美正常經貿合作。
國際政經
世界貿易組織 (WTO) 秘書長伊衛拉 (Ngozi Okonjo-Iweala) 周四 (23 日) 警告,若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威脅引發報復性貿易戰,將對全球增長產生災難性後果,並呼籲各國避免報復行為。伊衛拉是奈及利亞前財政部長,並於今年開始擔任 WTO 秘書長的第二任期。
國際政經
彭博周五 (17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歐盟目前正討論是否撤回對中國的敏感貿易調查,該調查涉及中國對立陶宛的所謂經濟脅迫行為。此舉已引發華府的不滿,因為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視此為對北京政府的妥協,並可能強化其對歐盟軟弱立場的看法。據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已表明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而歐盟若選擇停止此案,將加深其團隊對歐洲處理與中國關係的擔憂。
美股雷達
《MarketWatch》專欄作家、美國經濟學家 Peter Morici 分析指出,當選總統川普需要亞洲盟友,否則他對中國的關稅將傷害美國人。在美國周圍建立貿易牆將疏遠亞洲迅速崛起的經濟強國並損害美國的安全。從中國到美國的進口導致美國數以百萬計的製造業工作流失。
國際政經
歐盟自上月底正式對中國電動車加徵為期五年的反補貼關稅,雖然雙方正進行第二階段的磋商,中國商務部周一 (4 日) 仍就歐盟加稅一事向世貿組織 (WTO) 提起訴訟,專家最新表示,雙方關稅爭端不可能會太過頭。中國市場研究集團董事總經理 Shaun Rein 向《CNBC》表示,中方此舉是對歐洲的一次警告,展現中國很強大,但不會做過頭。
國際政經
中國商務部周一(4 日)宣布,堅決反對歐盟的電動車反補貼終裁措施,決定訴諸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中國商務部周一表示,此前已反對歐盟電動車反補貼初裁措施,並告上 WTO。中方遺憾地看到,儘管歐盟成員國政府、業界、民眾等有關各方提出大量反對意見,歐方仍發布相關終裁措施,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額反補貼稅。
國際政經
加拿大政府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徵 100% 關稅,周二(1 日)正式生效,中國商務部周三對此表示,已對加方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做法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訴訟。中國商務部周二說,注意到加方發布相關文件,一段時間以來,加方多次罔顧客觀事實,無視國際經貿規則,不顧多方反對和勸阻,執意緊跟個別國家,對華採取單邊打壓措施。
台股新聞
為協助風場如期併網及確保綠電充分供給,經濟部於今 (23) 日邀集區塊開發業者召開座談會,共同研商在風場如期併網下的可能遭遇問題。經濟部指出,目前正與歐盟諮商氛圍良好,正朝達成和解方向邁進,而產業關聯政策將朝開放方向處理。今日受邀的離岸風場區塊開發業者,出席與會業界代表主要提出:產業關聯政策後續作法、地質探勘相關法令及官股銀行參與融資等相關議題。
國際政經
世界貿易組織 (WTO) 敦促各國政府抵制關稅和其他國際貿易壁壘,認為保護主義可能毀掉 30 年來在縮小富國和窮國差距方面,原本所取得前所未有的進展。在低關稅和規則執行等全球化的支柱受到攻擊之際,WTO 的報告為全球化堅定辯護。美國前總統川普已表示,如果他重返白宮,將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WTO 總幹事 Ngozi Okonjo-Iweala 警告,川普的關稅計畫,將顛覆全球貿易穩定和可預測性。
台股新聞
針對歐盟批台灣離岸風電過度保護,昨 (26) 日向世界貿易組織 (WTO) 提出要求與台灣進行爭端解決諮商一事,經濟部昨晚表示,已對風電國產化政策進行研析及檢討,未來將會朝開放方向研議;經濟部已透過駐外單位積極向歐方進行說明,針對歐盟提出爭端解決諮商請求,將持續溝通。
國際政經
世界貿易組織 (WTO) 表示,隨著通膨降溫緩解家庭預算壓力,今明兩年全球貿易有望出現反彈,但部分大型經濟體間的不信任感與隔閡日益加深,可能干擾復甦進程。繼 2021 年和 2022 年激增後,全球商品貿易量在去年下滑 1.2%。WTO 去年 10 月時還預估,2023 年商品貿易將較前一年成長 0.8%。
台灣政經
行政院會今 (28) 日上午決議通過「海關進口稅則」部分稅則修正草案,主要內容為履行台灣與馬紹爾經濟合作協定的我方減讓承諾,原產自馬紹爾之農業及工業產品計稅則 3,043 項關稅稅率修正為免稅。財政部表示,台馬(馬紹爾)經濟合作協定我方關稅減讓承諾、符合 WTO 規範及配合組織改造,擬具海關進口稅則部分稅則修正草案陳報行政院,於今日會議決議通過,草案修正重點如下:一、關稅減讓承諾部分:原產自馬紹爾之農業及工業產品計稅則 3,043 項,第 2 欄關稅稅率修正至免稅。
美股
今日操盤前瞻澳洲 2 月 CPI中國 1-2 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歐元區 3 月經濟景氣、工業景氣指數瑞典央行、南非央行利率決議美巴爾的摩大橋坍塌恐重創供應鏈 煤炭出口受到干擾美東時間週二 (26 日) 凌晨,美國馬里蘭州大城巴爾的摩 (Baltimore) 外港橫跨帕塔普斯科河的「Francis Scott Key Bridge」大橋遭到船隻撞擊,導致斷成 4 截並坍塌,這促使繁忙巴爾的摩港是煤炭出口受到干擾。
國際政經
中國周二 (26 日) 向世界貿易組織 (WTO) 提出申訴,指控美國《通膨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對電動車的補貼政策將中國產品排除在外,具有歧視性並扭曲市場公平競爭。中國商務部表示,美國的電動車補貼政策僅對使用特定地區生產零件的電動車提供補貼,同時排除來自中國等國家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