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美股雷達
由於企業在關稅調升前大量增加商品進口,美國 3 月貿易逆差擴大至歷史新高,導致第 1 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3 年來首次陷入負成長。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 (BEA) 周二 (6 日) 表示,3 月貿易逆差從 2 月修正後的 1232 億美元躍升 14.0%,達到創紀錄的 1405 億美元。
最新數據顯示,南韓大型企業在該國經濟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增強,以三星集團為首的前五大企業佔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 40%,若擴大到全部大型企業集團,佔南韓 GDP 規模更接近 80%。《韓聯社》報導,去年被南韓公平交易委員會指定為公示對象的 92 家大型企業集團 (資產 5 兆韓元以上),合計實現銷售額 2007.7 兆韓元,佔名目 GDP 的 78.8%,其中資產規模在 11.6 兆韓元以上、被歸類為「相互出資限制企業集團」的 46 家大型企業,合計銷售額達 1833.1 兆韓元,佔 GDP 的 71.9%。
基金
在全球經濟政策受到人為高度干預、股債市場經歷顯著修正後,投資人正面臨全新投資週期的起點。施羅德台美雙利多重資產基金 (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擬定經理人葉獻文指出,當前市場雖仍籠罩不確定性,但正是中長期投資人重新佈局的關鍵時機。
據報導,高盛近日發表題為《China Matters Patience and Resilience》的最新報告,指出在中美貿易摩擦升級背景下,中國宏觀經濟面臨多重挑戰。報告將 2025 年中國實際 GDP 成長率預測從 4.5% 大幅下調至 4.0%,2026 年進一步降至 3.5%。
基金
美國政府關稅政策引起金融市場震盪,雖然許多國家獲得暫緩 90 天的寬限期,但投資信心不足加上槓桿交易,推升美債殖利率,風險性債券因利差擴大走跌,新興美元主權債與邊境市場債殖利率走高,分別突破 8% 與 9%。根據過去 10 年經驗,當新興債殖利率達 8% 以上,就是極佳的進場點,平均一年後漲幅達 18.56%。
美國近期實施的關稅上調政策,正引發經濟學界高度關注。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最新報告就指出,如果不迅速撤回絕大部分關稅,那麼美國在 2025 年初上調的關稅可能會被視為「史上最大的經濟政策失誤」。
彭博周五 (2 日) 報導,儘管美國經濟前景日益黯淡,但多數經濟學家仍預估,聯準會 (Fed) 今年僅會進行兩次降息,且最快要等到 9 月才會啟動。根據彭博 4 月 25 日至 30 日進行的最新調查,高達 75% 的經濟學家預測美國經濟在未來 12 個月內將陷入衰退,或至少出現零成長的邊緣情況,較 3 月的 26% 大幅升高。
台股新聞
〈節奏驗證:從美超微利空低接到 AI 族群齊噴〉台股今日開高走高,成交量放大到 3000 億之上,收在 20787 點,成功回補清明節前空方缺口,三大主軸大漲:台積電(2330-TW)、AI 伺服器三雄,以及與 CoWoS 封裝散熱相關的基礎建設族群,回顧前幾天,在美超微財報不如預期的利空測試,老師告訴你:短線利空測試反而提供逢低進場時機,今日盤面立即印證此觀點,AI 伺服器三雄分別上漲-廣達(2382-TW)+5.24%、緯創(3231-TW)+3.94%、緯穎(6669-TW),雙鴻(3324-TW)、萬潤(6187-TW)、奇鋐(3017-TW)等台積電 CoWoS 概念股,也同步大漲超過 5%,資金從防禦轉向攻擊,成交量放大至 3300 億元之上雖不算失控,但融資餘額回升,代表市場追價籌碼進場,這樣的結構並不具備長期持續性,仍需要謹慎評估籌碼負擔。
國際政經
美國商務部 4 月 30 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5 年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比年率初值下滑 0.3%,為 2022 年第二季以來的首次收縮。這項消息引發廣泛關注,經濟專家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是造成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之一。
彭博周四 (5/1) 報導,面對美國首季經濟成長意外萎縮,以及選民對經濟前景的焦慮與不滿,美國總統川普一邊呼籲民眾對政策保持耐心,一邊將經濟疲軟歸咎於前總統拜登,但分析指出,隨著「關稅時代」正式登場,選民已普遍認為經濟成果應由川普全權承擔。川普甩鍋拜登 經濟下滑歸咎前朝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美國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季增年率初值下滑 0.3%,主因是企業為閃避即將生效的關稅而提前進口商品,導致貿易逆差短期激增,拖累整體成長。
美股雷達
投資人關注第 1 季 GDP 數據,美國經濟出現令人擔憂的萎縮,美國公債殖利率周四 (1 日) 小幅走低。美東時間上午 6:11,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 2.7 個基點至 4.148%。2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 1.6 個基點至 3.605%。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 (30 日) 在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數據出爐後火速發文回應,將經濟萎縮歸咎於前總統拜登留下的「爛攤子」(Overhang),並強調經濟轉弱與其關稅政策「完全無關」,但市場與專家普遍不買單。川普在 Truth Social 上寫道:「這是拜登的股市,不是我的。
美股雷達
美國第一季經濟意外出現負成長,引發市場對貿易政策衝擊與通膨頑固的雙重擔憂。美股主要指數周三 (30 日) 開盤全面下挫,道瓊工業指數重挫逾 500 點,投資人憂心川普總統祭出新一輪關稅後,經濟恐進一步失速。截稿前,道瓊工業指數跌逾 550 點或近 1.4%,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挫近 420 點或近 2.5%,標普 500 指數跌近 1.8%,費城半導體指數跌逾 2.6%。
美股雷達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 (BEA) 周三 (30 日) 公的數據顯示,美國今年第一季實質國內生產毛額 (GDP) 季增年率初值報 - 0.3%,低於市場預期的 0.2%,比去年第四季的 2.4% 增速大幅放緩,為 2022 年以來首見負成長。美國今年第一季實質下滑 0.3%,為 2022 年以來首見。
美股雷達
歐盟統計局周三 (30 日) 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第 1 季經濟成長 0.4%,強於預期;但全球關稅緊張局勢為歐元區的發展軌跡帶來了不確定性。《路透》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測,今年前 3 個月經濟將成長 0.2%;而 2024 年最後一季的經濟成長率修正為 0.2%。
台股新聞
主計總處今 (30) 日公布我國第一季經濟成長率 (GDP) 概估值為 5.37%,較 2 月預測數增加 1.91 個百分點,並創 4 個季度來高點,主要因商品出口及資本形成表現優於預期,其中,企業的擴增投資,帶動資本形成實質成長 14.72%,較預測數大增 8.31 個百分點。
基金
在不確定的時代,穩定收益成為稀缺資產。隨美國大開關稅地圖砲,全球股票市場暴跌,兼具收益與穩定的投資等級債券成為資金避風港,由 ETF 新兵「富蘭克林 FT 投資級債 20+(00982B)」4月 28 日掛牌上市便爆量上漲可以得到最佳印證,當天台股大漲站回2萬點,但仍有大量買盤選擇布局這檔 ETF。
A股
過去不起眼的福建小城寧德,憑藉抓住新能源機遇,尤其成功引入全球電池龍頭寧德時代 (300750-CN),迅速崛起。寧德時代不僅是蘋果等大廠供應商,創辦人曾毓群具寧德籍淵源,在寧德三年鍥而不捨提供土地、人才、免稅等條件下落戶,並於 2011 年分拆成立寧德時代。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最新調查,經濟學家預測美國經濟在未來 12 個月內陷入衰退的機率已升至 45%,幾乎是「五五波」,主因是川普政府對中國與多國加徵關稅,預料將對消費支出與經濟成長造成壓力。調查顯示,2025 年美國經濟預計成長僅 1.4%,2026 年也僅為 1.5%,較上月預估的 2% 與 1.9% 明顯下修。
國際政經
加拿大零售銷售在 2025 年 3 月強勁反彈,扭轉了年初連兩個月的下滑趨勢,顯示儘管面臨美國關稅威脅與經濟前景不明,加拿大家庭仍在第一季底展現消費韌性。加拿大統計局 (Statistics Canada) 周五 (25 日) 表示,3 月零售銷售初值月增 0.7%,遠優於 2 月下修後的 0.4% 跌幅與 1 月的 0.6% 跌幅,為去年底假期季以來最大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