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光
台股新聞
LED 廠億光 (2393-TW) 今 (8) 日公告 3 月營收達 17.9 億元,月增逾一成;第一季營收 50.07 億元,年增 1.64%;儘管今日台股下挫,但億光憑著現金股利 5.31 元的殖利率題材,股價相對抗跌,僅跌約 2%,收 74.7 元,換算現金殖利率為 7.1%。
台股新聞
本土法人報告指出,車用 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相關商品產值年複合成長率達 13.7%,其成長性正帶動車用光電顯示零件需求攀升。目前 ADAS 主流位於自動駕駛等級中的 L2 和 L2+,未來有望朝向 L5(全自動駕駛)邁進,使車用顯示面板需求持續提升,看好背光模組廠瑞儀、LED 廠億光因此受惠。
台股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進口至美國的汽車徵收 25% 關稅,自 4 月 2 日生效,衝擊台股車用 LED 類股走勢,錼創 - KY(6854-TW) 跌近 9%、聯嘉 (6288-TW)、艾笛森 (3591-TW) 均跌逾 6%、富采 (3714-TW) 跌約 3%、億光 (2393-TW) 跌約 1%。
台股新聞
LED 廠億光 (2393-TW)13 日公告 2024 年財報,稅後純益 29.4 億元,較前一年度倍增,每股純益為 6.64 元,擬配發現金股利 5.31 元,配發率近 8 成,亮眼財報激勵股價走強,14 日收 84.1 元,漲逾 5%,突破月、季線壓力,周成交量 8102 張,其中獲外資於 14 日買超 2458 張。
專家觀點
如果說 3 或 5 年前 AI 眼鏡的潛力,大家當時可能還看不到,因為當時 AI 技術尚不成熟,但如今拜輝達黃仁勳所賜,開發出的 AI 專利,可以讓機器人也好,或 AI/AR 眼鏡也好,開發成本更低,功能也更強力。所以 AI 眼鏡的功能可以預見,會越來越強,技術進步則能讓成本更降低,越多參與者進來則能讓品牌更多元,而不再是只有蘋果 AI 眼鏡的高價產品,只有更多種價位選擇,才能讓產品真正打入廣大階層。
AI、AR 眼鏡各大科技廠都有想布局,包括 Meta、Google、小米、蘋果、宏達電 (2498-TW) 等,當然智慧眼鏡這題材很早就有,但一直都因為技術還有成本因素,沒辦法大幅打進廣大一般消費者市場,隨著輝達董事長黃仁勳在 1/2 發表一項名為「無背光增強現實數位全息技術」的 AR 眼鏡專利,正式向市場宣告,輝達也踏入 AR 眼鏡市場,這項技術能讓 AR 眼鏡沉浸體驗更速而且更輕巧,對於提高消費者接受度是一大助力。
台股新聞
面對中國 LED 產業低價競爭,台灣 LED 廠商包括億光 (2393-TW)、艾笛森 (3591-TW)、華興 (6164-TW)、弘凱 (5244-TW) 積極轉型高毛利產品線,布局不可見光、車用、低溫照明及矽光子領域,成功在利基市場開創新局。
台股新聞
LED 廠億光 (2393-TW) 今 (26) 日法說會宣布,明年資本支出將擴大至逾 5 億元,主要投入新產品開發及機器設備改良,維持毛利率於高檔,以因應市場的降價競爭,展望明年,億光看好車用產品線成長動能將優於其他產品。億光提到,前三季累計毛利率已達 31.1%,較 2019 年的 24.5% 大幅提升。
台股新聞
中國 9 月乘用車銷量年增 4.3%,終結連續五個月下滑,加上各地陸續放寬購車限制,帶動車用 LED 需求回溫,研調機構 TrendForce 預估,2024 年全球車用照明市場規模可望達到 373.95 億美元,汽車製造商積極導入自適應性頭燈(ADB)、Mini LED 尾燈、貫穿式尾燈等新技術,有望帶動台廠 LED 供應鏈營運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