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中、韓品牌拉貨潮再啟動 液晶電視面板需求高峰再起

鉅亨網記者楊伶雯 台北


根據TrendForce旗下光電事業處WitsView最新報價顯示,目前整體液晶電視面板需求優於原先預測,2014年9月的中、大尺寸面板32、39及39.5吋和半成品持續上漲約1-2美元,50吋持續上漲1-2美金左右;WitsView研究協理劉陳宏表示,中、韓品牌勢力將再度拉起面板今年第二波高峰。

WitsView最新報價顯示,液晶電視面板40和42吋呈現持平狀態,部分客戶可接受40吋報價1美元調漲;48、50吋持續上漲1-2美元左右;55吋持平。監視器面板19吋和19.5吋將再調漲約0.3-0.5美元,由於兩款尺寸面板皆供貨緊縮,加上需求暢旺,預計將一路缺貨到年底;其他尺寸則呈現持平到小漲0.1-0.2美元。


筆電面板15.6吋的Wedge和Flat微幅上漲0.3-0.5美元;14.0吋Wedge和Flat則呈現持平到小漲0.2美元走勢;11.6吋、13.3吋及17.3吋整體報價持平。

WitsView研究協理劉陳宏表示,由於十一促銷、光棍節及黑色星期五等題材因素,液晶電視面板需求優於原先預估。今年十一促銷的五周期間(9/1-9/14;9/22-10/12),整體促銷將成長4.2%,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品牌上半年僅達整年內銷出貨目標38-40%,促使中國品牌更積極全力衝刺下半年出貨績效目標。

此外,基於產品尺寸策略區隔及集團面板供給受限,雙韓品牌對在50吋及以上面板需求依舊十分強勁,中、韓品牌勢力將再度拉起面板今年第二波高峰,面板廠也持續推出高色飽和度產品、Curve TV、43吋新尺寸等產品來耗用產能。

另一方面,中國區域4G方案取代3G補貼政策,及消費者對iPhone6的等待潮,影響品牌智慧型手機的需求及品牌對於面板之採購策略;平板電腦在低價筆電與大尺寸智慧手機夾擊下,首度呈現年出貨持平甚至衰退的窘境。在中小尺寸面板產能陸續轉回給監視器和筆電面板,加上傳統旺季接近尾聲,10月後IT面板報價可能呈現今年以來之首度轉變。

劉陳宏進一步指出,部分品牌試圖以利潤較好的小電視衝業績,加上PDP取代潮、墨西哥小電視專案,及中國品牌首度大舉進攻北美、外銷市場之等等影響下,整體需求提升,因此WitsView上調液晶電視出貨量至2.125億台,年成長4.2%。

劉陳宏強調,由於面板廠和品牌產品尺寸策略迥異,造就供需持續之緊張,3月份在中國和雙韓品牌拉貨帶動下,使面板價格起揚至今。近期內中、韓品牌再次動作是否會再度延燒今年液晶電視面板之第二波高峰,值得觀察期待。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