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今年港股最大車企IPO誕生!賽力斯今上市募逾140億港元但股價破發 市值逾2200億港元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中國科技巨擘華為支持的賽力斯 (09927-HK)(601127-CN) 今 (5) 日正式登陸港交所,成為首家「A+H」兩地上市的豪華新能源車廠,今日開盤價每股 128.9 港元,跌破發行價 131.5 港元,截至今日午間收盤為 127.6 港元,較發行價跌 2.97%,總市值為 2222 億港元。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今年港股最大車企IPO誕生!賽力斯今上市募資逾140億港元但股價破發 市值逾2200億港元(圖:Shutterstock)

賽力斯此次全球發售 1.086 億股 H 股,香港公開發售 132.68 倍超額認購,國際發售獲 8.61 倍認購,最終募得淨額 140.16 億港元,成為近期港股市場備受關注的新能源車廠 IPO 案。


從財務表現來看,賽力斯成長軌跡與問界品牌深度綁定,去年營收年增 305.47% 至 1451.13 億元 (人民幣,下同),歸母淨利 59.46 億元,成功轉虧為盈,今年上半年營收 623.59 億元,歸母淨利 29.41 億元,年增 81.25%。

銷售方面,2024 年總銷量 49.7 萬輛,今年上半年達 19.86 萬輛,其中問界貢獻 76.52% 的銷量及 90.3% 的收入,去年問界銷售收入佔 90.9%,今年上半年仍佔 90.3%,足見其與華為合作的「問界」模式對業績的決定性作用。

毛利率的顯著提升同樣印證了問界的高端化成效。賽力斯去年整體毛利率躍升至 23.8%,今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至 26.5%,其中新能源汽車毛利率達 26.5%,較 2024 年同期成長 3.7 個百分點。賽力斯將此歸功於產品結構優化,高階車款佔比增加,而問界正是其高端化佈局的核心。

然而,「問界依賴症」也成為懸在賽力斯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賽力斯在招股書中坦言,若問界需求下降或出現負面輿情,將對公司業務造成重大不利影響,更深層的隱憂在於,隨著華為與更多車廠展開智選車合作,華為品牌賦能正邊際減弱。分析師指出,車廠若想長期保持競爭力,最終仍必須回歸自研能力。

對此,賽力斯已將上市募資的 70%(約 98 億港元) 明確投向研發,重點用於智慧座艙、輔助駕駛、動力系統等核心技術,剩餘 30% 分別用於拓展行銷通路、海外佈局及補充營運經費。這項舉措被視為其擺脫「華為依賴」、建構自主技術障礙的關鍵一步。

回顧賽力斯的崛起,問界的成功功不可沒。2021 年與華為聯合推出 AITO 問界品牌後,憑藉華為在智慧化、通路及品牌上的加持,賽力斯迅速從邊緣車廠躋身新能源第一梯隊,但合作模式的另一面是業務成長高度綁定單一合作夥伴,技術、通路甚至部分品牌認知依賴華為。

如今,隨著華為「鴻蒙智行」朋友圈擴大,賽力斯的先發優勢正面臨挑戰,上市首日破發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市場對此模式的審慎態度。

儘管短期業績亮眼,但投資人更關注其自研能力的落地與獨立生存能力。賽力斯在招股書中強調,將持續優化供應鏈、提升產品競爭力,但能否將「華為紅利」轉化為「自身造血」能力,仍需時間驗證。

對賽力斯而言,港股上市不僅是資本運作,更是其轉型為「自研驅動」的起點。在新能源汽車紅海競爭中,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真正擺脫「合作依賴」,在長期賽道中站穩腳跟。問界的今天或許是其高光時刻,但賽力斯的未來,終將由自己的研發實力書寫。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