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經濟學家專訪〉台灣AI供應鏈居關鍵地位 發展亞資中心有4大優勢與4大挑戰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安聯人壽舉行 2025 經濟趨勢論壇,邀請安聯集團 (Allianz) 首席投資長暨首席經濟學家 Ludovic Subran 來台開講,Subran 接受《鉅亨網》獨家專訪,他這次旋風訪台,除了品嘗知名的鼎泰豐之外,還去體驗足療,針對台灣政府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企圖心,Subran 點出台灣四大優勢及四大挑戰,同時高度肯定台灣 AI 供應鏈,對外資來說極具吸引力,隨著 Fed 啟動降息循環,資金正重新流入新興市場,但他也示警主要亞幣目前仍被低估,要審慎因應新一輪「貨幣戰爭」風險。
Subran 表示,美國聯準會 (Fed) 啟動降息循環、美元走弱,全球資金環境轉趨寬鬆,帶動投資人重新評估新興市場的配置價值,隨著流動性改善,將有利債券與私募信貸 (Private Credit) 市場,亞洲新興經濟體吸引力上升,其中台灣憑藉 AI 供應鏈優勢與超額儲蓄結構,正站在資產重分配浪潮的關鍵位置。
Subran 說,全球金融條件正在改善中,這對新興市場的公債、公司債與部分股票形成正面支撐,「資金重新湧入新興市場,而台灣的吸引力尤為突出」,儘管台灣市場過往因為地緣政治因素,導致資金流入有限,如今出現明顯轉折,成為外資關注的新焦點。
他進一步點出,在美元走弱的趨勢下,部分亞洲貨幣目前仍有「被低估」的情形,尤其是人民幣、日元與新台幣,人民幣因中國人行干預而受壓抑,未來可能反彈,新台幣的情況亦類似,出口相當強勁,但匯價長期被低估,升值壓力終將浮現。Subran 認為,這些貨幣調整策略雖有助平衡貿易結構,但也會帶來新一輪「貨幣戰爭」的風險,投資人需謹慎因應匯率波動。
AI 是台美合作關鍵戰略產業 HBM 晶片成利基突破口
談及台灣在全球 AI 產業中扮演的角色,Subran 指出,台灣半導體與高階晶片製造具有關鍵地位,特別是在 HBM(高頻寬記憶體) 等高價值利基產品上擁有領先優勢,然而,中國等國家也正積極追趕晶片技術,台灣必須深化創新,持續向先進製程與利基市場邁進。
他也提到,「那位橘色頭髮的先生」(指美國總統川普) 持續改變全球投資行為與風險承擔能力,美國希望將 AI 產業的核心利益留在本土,這對台灣形成龐大的壓力,同時也提供了談判籌碼,AI 是台灣與美國合作的關鍵戰略產業,若能維持在高附加價值鏈中的核心位置,台灣仍能掌握長期優勢。
AI 帶動的資本支出規模動輒上兆美元,光靠企業難以負擔,因此,「政府支持力道」將是維持產業領先的關鍵。像是美國與歐洲都在擴大政府投資,台灣也必須同步強化公部門預算與政策動能,打造完整的 AI 生態系與供應鏈保護網。
正向看待台灣資產管理潛力 四大優勢與四大挑戰並存
除了台灣 AI 供應鏈優勢之外,對於台灣政府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Subran 對台灣的潛力抱持樂觀看法,並點出四個優勢與四個挑戰並存。
他分析,台灣發展亞資中心擁有四大優勢,一、台灣資產管理規模 (AUM) 快速成長,已達新台幣 8 至 9 兆元水準,具有龐大基礎;二、家戶儲蓄率高達 41%,淨金融資產約 16 萬美元,位居全球第五、亞洲第二;三、ETF 市場蓬勃發展,占整體 AUM 約 17.6%,顯見台灣散戶資金動能強勁;四、金融監理鬆綁,政府積極放寬法規,營造親資產管理環境,加上製造業與 AI 榮景相互帶動。
不過,台灣要想與新加坡、香港競逐金融中心的地位,仍有四大挑戰要面對,一、新加坡與香港等區域金融中心,不僅具備低稅率優勢,且與中國之間維持高度互通的經貿與金融關係;二、台海地緣政治風險使部分國際資金趨於保守;三、全球監管鬆綁競賽加劇,台灣需持續追趕步伐;四、人才與薪酬競爭力仍有落差,需要從強化教育體系著手,以及金融業深化培育專業人才。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