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騰了!京東宣告要砸出兆級AI生態 從技術狂歡邁向應用淘金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JDD)25 日登場,京東集團 (JD-US) (09618-HK) 在會上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畫:未來三年,將持續投入人工智慧,帶動並形成一兆規模的人工智慧生態。

此次大會上,京東首次系統性地展示其 AI 全景佈局,更透過品牌升級、產品發布與深度應用,展現其將供應鏈優勢延伸至用戶端的決心。
消息一出,京東集團在港股的股價盤中漲幅近 7%,市場對此新戰略反應熱烈。這不僅反映出投資者對京東技術轉型的高度認可,也預示著 AI 應用正從「技術狂歡」邁向「應用淘金」的產業新階段。
為了跳脫傳統電商框架,京東在此次大會上發布了三款以 AI 為核心的全新應用,旨在打造新一代的互動體驗。
1. 京犀 App:下一代購物與生活服務超級入口
即將上線的「京犀 App」被京東定位為「下一代購物與生活服務超級入口」。它不僅能「聽懂人話」,更能深度理解商品特性,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超個性化推薦。未來,主站上的 AI 購物、AI 試衣等創新體驗將會逐步遷入這款獨立應用程式,為用戶帶來更直觀、更個人化的購物決策輔助。
2. 他她它 App:「萬能博士」智能體打造全能助理
「他她它 App」搭載了新版「JoyAI」大模型,內建一位名為「萬能博士」的智能體。這位智能體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無論是查詢天氣、訂購外送,或是討論財經議題,皆能輕鬆應對。更特別的是,它能根據用戶的性格切換對話風格,提供更加貼心、自然的互動。此外,該應用還推出了「AI 圈」,藉由智能體互聯幫助用戶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並可嵌入多種硬體設備,實現跨平台的「記憶一致」體驗。
3. JoyInside 2.0:為 AI 終端設備賦予「大腦」
京東正式發布業界首個「附身智慧平台」——JoyInside 2.0,強調其在全齡陪伴、擬人互動和言行一致三大核心能力上的突破。該平台旨在為機器人、AI 玩具、智慧眼鏡等終端設備「裝上大腦」,讓這些硬體具備更智慧的互動能力。目前,已有超過 30 家硬體品牌接入該平台,相關產品也已在京東上線,標誌著京東在「具身智能」領域的深入佈局。
四大深度應用 證明 AI 重塑產業效率
相較於其他科技巨頭,京東的 AI 佈局顯得更為聚焦,始終緊扣其核心命脈:供應鏈。大會上展示的四大深度應用,證明了 AI 重塑供應鏈的戰略已在零售、物流、健康、工業四大場景中成功落地。
1. 零售場景:大模型助力商家經營提效
目前,京東已將大模型深度融入商家經營的全流程,推出了包含京麥商家 AI 助理、廣告智能投放 Agent 等在內的 50 多款專業 AI 工具,服務超過 300 萬商家,每週輔助完成逾 3000 萬次經營決策。這不僅提升了商家在內容創作、行銷推廣、供應鏈優化等環節的效率,也為品牌成長注入了新動能。
2. 物流場景:超腦大模型 2.0 實現智慧合作
新升級的「超腦大模型 2.0」全面走向多模態,實現了智慧設備的自主決策與多設備間的智慧協作,有效倍增物流供應鏈的作業效率。目前,京東在全球已部署超過 500 個物流倉,其「狼族」系列產品全面連結超腦大模型,實現儲存、搬運、分類等作業的自主化與協同化。
3. 健康與工業場景:AI 賦能專業領域
在健康領域,京東健康持續開源「京醫千詢 2.0」,這是業界首個突破可信推理及全模態能力的醫療大模型。而在工業領域,基於 5710 萬工業品 SKU 和逾 40 個細分行業數據訓練出的工業大模型,已服務超過 1 萬家工業企業,為其提供數位化服務,有效降低成本並提升效率。
AI 競賽進入深水區
與年初各大廠熱衷於大模型跑分競賽不同,此次京東大會的重心明確指向「產業落地」。這也印證了業界的普遍共識:AI 技術的壁壘正逐漸消融,下一階段的競爭關鍵在於誰能更深入地理解產業、更能紮實地解決實際場景問題。
隨著 AI 應用進入「量產階段」,其商業價值也日益凸顯。IDC 預測,2024 年中國 AI 市場規模將突破 300 億美元;而全球最大數位基礎設施投資機構博楓(Brookfield)更預計,未來十年 AI 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將超過 7 兆美元。
- 2025降息周期,誰能決定美股走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