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中國國家能源局:「十五五」新能源發展這麼做!專項整治光伏產業「內捲」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志周三 (24 日) 在《學習時報》發表的署名文章,中國正為其新能源的下一階段高品質發展擘劃清晰的路線圖。文章強調,面對電力系統消納壓力漸增與市場競爭加劇等挑戰,未來發展將聚焦於從單一電力消納轉向「電與非電並重」的綜合利用,並推動新能源發展從「單兵作戰」走向多元融合的集成應用。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中國國家能源局:「十五五」新能源發展這麼做!(圖:shutterstock)

同時,針對產業鏈的失衡問題,當局將專項整治光伏產業的「內捲式」競爭,引導產業邁向更高品質的發展階段。


文章首先回顧了中國新能源發展的歷史性成就。截至今年 8 月底,中國風電與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已突破 16.9 億千瓦,是「十三五」期末的三倍以上。在「十四五」期間,新能源貢獻了超過 80% 的新增電力裝機。經濟貢獻方面,2024 年中國新能源重點項目投資額高達約 1.2 兆元人民幣,佔電力領域重點投資的 50% 以上,也佔中國固定資產投資超過 2%。

此外,中國生產的風電光伏產品在 2024 年為全球減少了約 26.5 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凸顯其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路徑轉變:拓展非電利用,破解消納瓶頸

儘管裝機量快速增長,但新能源的消納瓶頸也日益凸顯。文章指出,資源富集地區的本地消納能力有限,而大規模遠距離外送的制約因素增多。目前,新能源的非電利用規模佔中國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不足 1%,存在投資成本高、技術不成熟等挑戰。

為此,王宏志強調,「十五五」時期的關鍵突破口在於拓寬新能源的非電利用途徑。策略包括:

• 推動傳統非電利用: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等規模化、多元化利用。

• 聚焦綠氫產業鏈:大力推動風光製氫取得規模性突破,特別是在「沙戈荒」及海上風電等大型能源基地,加強綠氫製、輸、儲、用一體化的發展佈局。產業鏈將延伸至綠氫冶金、綠色合成氨、綠色甲醇及綠色航煤等高價值領域,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

方式升級:從單兵作戰到多元集成應用

王宏志指出,新能源的發展方式正從「單兵作戰」加速升級為集成應用,以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與就近就地消納水平。具體體現在四個層面:

1. 多能融合:以綠電製氫氨醇為代表的多能轉換技術正加速示範應用。

2. 資源整合:透過綠電直連政策,讓新能源與用戶「直接見面」。

3. 優勢聚合:發展虛擬電廠、智能微電網等新業態,發揮分散式資源的聚合優勢。

4. 效益疊加:推廣光伏治沙、農光互補等複合利用模式,兼具發電、生態修復與增產增收等多重效益。

動能轉換:整治產業內捲,邁向效益導向

面對市場挑戰,文章明確提出發展動能需從「資源導向」轉向「效益導向」。由於新能源發電的間歇性與波動性,其在電力市場中的議價能力較弱,部分企業面臨「增發不增收」的困境,進而加劇上游光伏產業鏈的「內捲式」競爭。對此,王宏志表示,將加快破解產業鏈上下游供需失衡的矛盾,專項整治光伏產業的「內捲式」競爭,並推動產業提質升級,促進有序競爭與良性發展。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