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如何遊走美中之間?韓國總統李在明首度表態

鉅亨網新聞中心


南韓總統李在明近期接受美國《紐約時報》專訪時,首次公開闡述南韓在新地緣政治格局下的外交方針。他明確表示,南韓將致力於扮演中美兩大國之間的「橋樑」,而非簡單地選邊站隊。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如何遊走美中之間?韓國總統李在明首度公開表態。(圖:REUTERS/TPG)

這項策略核心在於,南韓既要「站在美國一邊」,同時也必須「妥善處理對中國關係」,試圖在安全與經濟利益之間,走出一條獨特而艱難的平衡之道。


這番言論立即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長久以來,南韓在安全上高度依賴美國,而經濟上又與中國緊密相連,這種「兩難」處境日益凸顯。美國持續推動其印太戰略,要求盟友在半導體等關鍵技術領域限制對華出口,並透過「晶片四方聯盟」和「印太經濟框架」等倡議,逐步編織一個針對中國的包圍網,而南韓被視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然而,中國作為南韓最大的貿易夥伴,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不容忽視。以造船業為例,南韓作為全球第二大造船國,其產業的繁榮離不開中國龐大的市場與供應鏈支援。如果南韓完全倒向美國,並協助其對抗中國,無疑將對本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

李在明提出的「橋樑論」正是試圖解決這一困境的外交嘗試。他將南韓比喻為一座橋樑,旨在連接而非割裂中美,既維護與美國的盟友關係,也確保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不受影響。然而,這條「鋼絲上的舞蹈」充滿挑戰,稍有不慎,便可能從「橋樑」淪為「夾心餅乾」。

南韓國內政治也因這一外交路線而產生分歧。親美派主張全面與美國結盟,保守派則因擔憂經濟後果而舉棋不定,而民族主義者則呼籲保持獨立自主。這三股勢力相互掣肘,使得李在明的中間路線備受考驗。

同時,南韓民眾對於外交政策的態度也呈現世代差異:年輕一代更關心就業與經濟,而老一輩則對國家安全更為敏感。

APEC 下月南韓登場 成外交大考

即將於 10 月底在南韓慶州舉行的 APEC 峰會,被視為檢驗李在明外交路線的試金石。據傳,此次峰會可能成為中美兩國元首會面的舞台,屆時作為東道主的南韓,將面臨在兩大國博弈中展現其外交智慧的關鍵時刻。

南韓媒體已將此峰會定調為一場「外交大考」,青瓦台團隊正緊鑼密鼓地模擬各種應對情境,從會談細節到座位安排,都可能被視為政治訊號。

此次 APEC 峰會的成功與否,將決定南韓能否在複雜的地緣政治中,既讓美國感到其是可靠盟友,又讓中國感受到其誠意與尊重。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看李在明能否成功引領南韓,在兩強之間找到那條屬於自己的新道路。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