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蘋果iPhone 17 Air南韓廣告刪除「這手勢」!避開文化爭議展現在地化行銷

鉅亨網新聞中心


蘋果 (AAPL-US) 在今年新機 iPhone 17 Air 的全球宣傳中,原本以「拇指與食指捏起」的手勢示範手機超薄設計,但南韓官網與當地宣傳圖卻意外移除了這個手勢,畫面僅保留手機側影,引發網路熱議與文化討論。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蘋果iPhone 17 Air南韓廣告刪除「這手勢」。(圖:蘋果)

部分媒體指出,蘋果此次做法屬於刻意在地化,以避開在南韓可能造成的文化敏感與消費者反彈。


南韓iPhone Air廣告。(圖:蘋果)
南韓 iPhone Air 廣告。(圖:蘋果)

這個看似中性的「捏小物」手勢,在南韓近年來被賦予特定含義。激進女性社群、曾風行一時的 Megalia,曾使用類似手勢作為嘲諷男性的象徵,演變成針對男性身體的辱罵性符號。

更巧的是,前幾年有關於南韓男性的隱私部位尺寸排名在全球倒數的統計結果出爐。 Megalia 的手勢社區標誌,因此讓南韓極端年輕男性都憎惡到了極點。

許多南韓男性社群對此手勢極度敏感,曾在多起廣告或媒體出現相似手勢時發起抗議、要求下架或致歉。南韓媒體與觀察者將此類現象稱為「手勢文化衝突」。

蘋果在全球版海報中以手勢強調新機薄度,但在南韓版本移除手指後的處理,被許多網友解讀為蘋果營銷團隊對南韓社會脈絡的快速反應與風險管理。

部分分析指出,這類微調反映出跨國企業在全球行銷時,必須兼顧各地文化禁忌與敏感神經,否則容易在當地引發品牌危機或社群情緒。

社群與論壇上對此事的反應兩極:有人覺得蘋果小心謹慎、懂得在地化行銷;也有人認為無需對一個中性展示手勢過度敏感,嘲諷南韓網友過度反應。

討論同時把焦點拉回過去幾年南韓因性別議題而激化的網路對立,指出這並非單一事件,而是長期累積的社會矛盾在行銷場景的投射。

學者與行銷專家指出,這類「手勢風波」提醒國際品牌:全球性視覺或符號在不同文化中可能被賦予完全不同的意義,行銷素材在本地上線前應加強在地審核機制。

過去亦有汽車、零售等品牌在南韓因類似手勢或圖像遭致爭議而被迫道歉或下架,顯示此類文化敏感議題具有長期且容易擴散的影響力。

蘋果此次在南韓廣告中刪除「捏手勢」,表面看似只是視覺微調,實則揭示了跨國行銷必須面對的文化差異與政治社會語境。

對消費者而言,這件事既是一個笑話,也是一面鏡子:技術與產品固然重要,但在全球化時代,對在地文化的敏感與尊重,往往決定了品牌是否能平順通行於不同社會脈絡之中。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