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主管建議中小型企業應走向國際 提升資訊能見度讓外資關注
鉅亨網記者黃皓宸 台北
面臨全球潛在經濟衰退及地緣政治挑戰,台灣資本市場卻正處於相對最佳時機。瑞銀 (UBS-US) 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艾藍迪 (Randy Abrams) 今 (3) 日提醒,財務數據固然重要,但高透明度與良好治理才是吸引長期資金投資關鍵,也建議國內中小型企業,應主動走向國際,逐步吸引外資關注及信任。

台灣董事學會今日下午舉行「2025 外資精選台灣 100 強頒獎典禮暨外資論壇」,共近 150 家企業代表親自到場領獎,今年頒發「外資精選台灣 100 強」與「外資精選台灣金融 10 強」,更公布「中堅潛力企業」榜單。
艾藍迪表示,觀察台灣資本市場,財報固然重要,但企業的董事會參與策略決策、穩健接班規劃及專業化管理,也影響國際資本信任。
艾藍迪認為,針對中小型企業,外資建議應主動走向國際,可以先從獲得國內投信支持開始,再逐步吸引外資關注。建立投資人關係專區、提供英文資訊及網站,是提升外資投資的能見度與流動性的基本門檻。
董事學會表示,目前外資在台股持股規模逾台幣 32 兆元,占市值近四成,已成台灣資本市場的主要推力。外資不僅是資金的來源,更是一套國際級的檢驗標準,涵蓋財務穩健、公司治理、團隊素質與策略佈局,對台廠而言,能獲得外資青睞,不僅是股價表現的肯定,也象徵國際認同。
- 關稅戰火燒進外匯市場,投資人如何突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