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市值一夜漲了2家寒武紀!谷歌保住Chrome跟Android 贏下世紀反壟斷案盤後飆逾7%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美國科技巨頭谷歌 (GOOGL-US) 周二 (2 日) 在一樁歷時近五年的反壟斷訴訟中迎來重大勝利,因美國聯邦法官裁定谷歌不用分拆核心資產 Chrome 瀏覽器和 Android 作業系統,這一裁決被廣泛視為谷歌成功規避美國政府近年來最嚴厲的反壟斷舉措之一,而谷歌盤後股價也受到激勵大漲超過 7%,市值瞬間增加約 1800 億美元,規模等於 2 個寒武紀。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市值一夜漲了2家寒武紀!谷歌保住Chrome跟Android 贏下世紀反壟斷案盤後飆逾7% (圖:Shutterstock)

儘管免於被強制拆分,谷歌仍須履行一系列附加條件。根據判決,Google 必須與競爭對手分享部分數據,以促進線上搜尋領域的公平競爭,且遭禁止與手機製造商簽署排他性的搜尋引擎預裝協議,但谷歌仍可向這些廠商支付預裝費用,以維持其產品在設備上的優先地位。


為落實上述判決內容,負責此案的法院將設立一個專門的技術委員會,監督相關執行情形。該判決自發布 60 天後正式生效,有效期六年,但涉及技術委員會的條款將立即啟動。

這項判決結果對谷歌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多,同時蘋果 (AAPL-US) 股價也上漲超過 3%。作為 Google 的重要合作夥伴,蘋果每年從谷歌獲得超過 200 億美元的搜尋合作付款,並將谷歌搜尋設為 Safari 瀏覽器的預設選項。而根據本次判決,這類商業合作未來仍可繼續進行。

然而,谷歌的反壟斷挑戰並未就此終結,目前還面臨另一項重大訴訟,焦點在於是否需要將用於購買、銷售和展示網頁廣告的核心工具分拆。對於本次 Chrome 瀏覽器相關訴訟結果,谷歌先前已明確表示將繼續上訴,這意味著這場法律拉鋸戰可能會持續到 2027 年。

這場反壟斷風波始於 2020 年 10 月,當時美國司法部指控谷歌在搜尋和搜尋廣告市場濫用其壟斷地位,透過與蘋果等公司簽署巨額默認協議,不斷鞏固自身優勢。

去年 8 月,法院裁定谷歌在搜尋市場構成非法壟斷,美國司法部隨即提出一項為期十年的嚴格改革方案,要求谷歌拆分 Chrome、剝離安卓系統、終止排他性默認設置並全面共享數據。

谷歌對此提出異議,主張採取影響範圍較小的整改措施,反對過度干預市場。在去年 4 月至 5 月聽證會上,雙方交鋒激烈。美國司法部試圖進一步限制谷歌在 AI 領域的潛在壟斷延伸,OpenAI 高層曾出庭表示資料共享有助於優化其產品,但谷歌執行長 Sundar Pichai 則警告此舉將讓競爭對手輕易複製其核心技術。最終,法官採納了影響範圍較小的整改思路,體現出對新興科技發展的審慎態度。

判決書指出,目前生成式 AI 技術迅速發展,已經深刻改變資訊取得方式,數以千萬計的用戶正透過 ChatGPT、Perplexity 和 Claude 等 AI 工具獲取訊息,儘管它們尚無法完全取代傳統搜尋引擎,但已成為不可忽視的趨勢。法官認為,若按美國司法部提出的十年期嚴厲方案進行裁定,恐對科技業帶來難以預料的負面後果,因此決定採取更謹慎和克制的態度。

裁決書還說,要求谷歌剝離 Chrome 和 Android 等核心資產屬於「過度管轄」,因為沒有證據顯示谷歌利用這些資產實施非法壟斷行為。同時,禁止谷歌支付預裝費用也將對市場合作和創新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此外,法官也縮小了資料共享的範圍,讓谷歌保留一定的廣告資料隱私與內容使用政策,避免「過度監管」對產業創新形成壓制。

《彭博資訊》報導稱周二判決是本世紀「對科技業影響最深遠的法院裁決之一」。目前,Meta、亞馬遜和蘋果等科技巨頭也面臨美國政府的反壟斷訴訟,谷歌案的判決結果將為後續類似案件提供重要參考。

由於美國採用判例法體系,谷歌案的判決不僅影響該公司本身,也將對未來類似案件的司法實務與監管方向產生深遠影響。該案確立了「開放部分數據與服務以恢復市場競爭」的監管思路,可能成為全球數位經濟發展中的新模板,同時也對科技巨頭的擴張策略形成有力震懾。未來,企業在收購潛在競爭對手或拓展新業務時,將面臨更嚴格的合規審查。

對於中小型搜尋引擎和新興 AI 企業而言,周二裁決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OpenAI、Perplexity、DuckDuckGo 等公司可望因資料開放和排他性協議限制而獲得更多市場空間,提升自身競爭力。

然而,這項裁決能否真正落地並產生預期效果,仍取決於谷歌是否會繼續上訴。若谷歌堅持抗爭,這場法律博弈恐將持續多年,為全球科技業的監管與競爭格局增添更多變數。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