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股周線4連紅但波動加劇 本周將繼續衝刺還是回檔?哪些類股有望走強?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中國 A 股上周在震盪中延續上行態勢,滬指與平均股價均以十字星報收,下影線格外醒目,滬指微漲 0.84% 至 3857.93 點,深證成指漲 4.36%,但市場波動遠超表面平靜,多檔科技股因漲幅過大發布異動公告或停牌,為狂熱的「科技牛」情緒按下暫停鍵,上周五 (8 月 29 日) 盤面更出現明顯分化,資金從高檔科技股向鋰電、稀土等族群轉移,市場風格切換的信號愈發強烈。

科技股是上周市場絕對主角,成交量前 20 大個股中,寒武紀 (688256-CN) 、中際旭創 (300308-CN) 、新易盛 (300502-CN) 等科技龍頭佔多數席位,且以漲為主,其中寒武紀表現特別搶眼,上周四 (8 月 28 日) 股價大漲 15.73% 至每股人民幣 1587.91 元,收盤價超越貴州茅台成為 A 股新「股王」,市值約 6643 億元,中芯國際(688981-CN) 、東芯股份等晶片股也持續走強。
不過,科技股狂歡背後暗藏隱憂,寒武紀上周四晚間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股價自 7 月 28 日以來漲幅達 133.86%,顯著高於科創綜指、上證綜指等指數,存在脫離基本面的風險。
此外,「寒王」亦澄清未有新產品發布計畫,近期網傳資訊均為誤導。此外,東芯、華虹、芯原股等多檔科技股停牌核查,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科技股估值的擔憂。
上周五,盤面出現明顯分化,寒武紀等國產算力股集體調整,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以工業富聯為代表的主板科技股獲得資金抱團,工業富聯上周五漲超 5%,成為科技股中的「穩定器」。
此外,鋰電、稀土等少數類股接棒走強,寧德時代漲超 3%,贛鋒鋰業、天齊鋰業等鋰礦股漲幅居前,北方稀土漲超 4%,成為稀土板塊的領頭羊,兩者日內表現均強於科技股,顯示資金開始向低檔、有業績支撐的類股轉移。
天風策略吳開達團隊指出,本輪科技股上漲並非系統性普漲,而是結構性特徵明顯,TMT 族群領漲但未到極端過熱狀態。上周三 (8 月 27 日)TMT 產業對全 A 股的滾動 20 交易日漲幅貢獻為 44%,7 月底為 52.6%,均未進入歷史前 5,仍有上升空間。
不過,短期高檔人氣股若無法及時修復,虧錢效應恐蔓延至抱團核心標的,必須警惕情緒進一步降溫。
展望本周,市場將迎來多重關鍵事件。9 月 3 日上午,中國紀念二戰勝利 80 周年大會將在北京舉行,包括檢閱部隊,這一事件可能提振市場情緒。
政策方面,《人工智慧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將於 9 月 1 日起施行,要求服務提供者在生成合成內容下載、複製等功能中確保文件含有顯式標識,規範 AI 內容生態,恐對 AI 概念股產生短期影響。
此外,華為、三星、vivo 下周將舉行新品發表會,華為將發表新款三折疊手機,三星將推出 Galaxy Tab S11 系列平板和 S25 FE 手機,vivo 將發表 Y500,消費性電子類股有望迎來催化。
市場數據方面,本周 A 股共有 28 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合計解禁 20.13 億股,解禁高峰在 9 月 3 日,必須注意解禁對相關個股的壓力。資金面上,央行公開市場將有 2 兆 2731 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本周一 (1 日) 到五 (5 日) 分別到期 2884 億元、4058 億元、3799 億元、4161 億元、7829 億元,流動性恐面臨考驗。
東吳證券研報認為,9 月市場可能從「TMT + 製造」主線向周圍擴散:一是科技主線高低切換,規避單月超漲股票,選擇從硬體到應用的切換、低位待漲板塊;二是經濟相關類股如食品飲料、建材、化工等,漲幅偏低且有上行趨勢,可能在政策推進下反彈;三是創新藥族群,8 月相對漲勢落後,中期邏輯順暢,有望輪動上漲;四是券商和金融科技股,成交額持續突破,中期業績釋放可期,或繼續參與行情。
儘管科技股短期波動加劇,但中長期邏輯仍未改變。寒武紀、中芯國際等龍頭的高成長預期以及 AI、算力等產業的長期趨勢,仍是支撐科技股的核心因素,但投資人必須警惕漲高風險,關注低位階、有業績支撐的板塊,避免盲目追高。市場本周將在事件催化與資金流動中尋找新的平衡,科技股的走勢仍將是市場焦點,但風格切換的可能也不容忽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