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鋼鐵業展現復甦潛力,市場競爭加劇與數位化推進成關鍵驅動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數位化推進與市場競爭加劇,科技與鋼鐵產業展現復甦潛力
羅麗芬-KY (6666-TW) 在臺北國際美容展上推出六款新品,並整合四大通路以推動數位化升級,雙11及雙12將顯著提升下半年營收[1]。同時,力旺 (3529-TW) 在法說會中強調PUF技術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授權金和權利金將隨著量產提升,並計劃針對AI及HPC領域進行營運改革以提升效率[2]。這兩家公司均展現出在各自領域的創新與市場適應能力,反映出消費者需求變化及科技進步對產業的深遠影響。
晶技 (3042-TW) 公布的7月營收數據顯示,儘管月增11.74%達11.11億元,但年減4.51%反映出市場挑戰,累計1-7月每股稅前盈餘為3.45元,年減22.4%[3]。與此同時,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國產半導體晶片將於年底上市,這是印度推進科技自給自足的重要一步,並吸引全球巨頭如英特爾等投資,顯示出印度在半導體產業的積極布局[4]。隨著全球半導體需求的變化,晶技的未來營收增長將依賴於消費性電子需求的季節性回升,而印度的半導體計畫則可能改變全球供應鏈格局,為市場帶來新的競爭動能。
騰訊控股 (00700-HK) 在深圳總部「企鵝島」的建設進度已達 30%,預計十月試營運,這不僅顯示出其對年輕員工的重視,也反映出企業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策略調整。另一方面,台光電 (2383-TW) 近期公布的財報顯示其7月淨利達14.25億元,EPS為4.05元,顯示出強勁的獲利能力,並在高速銅箔基板市場中保持40%的市占率,這些數據顯示出公司在AI及雲端服務領域的持續成長潛力,未來將進一步提升其市場競爭力。整體而言,科技企業在人才吸引及業務擴展上展現出強烈的市場動能,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交棒給南亞董座吳嘉昭,顯示企業治理結構的調整,強調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治理念,未來王將專注於企業的永續發展[7]。同時,香港股市在美國PPI數據上升及獲利回吐壓力下,恒生指數下跌近1%,大型科網股普遍走弱,但互聯網醫療股逆勢上揚,顯示市場在高位震盪中仍有潛在機會[8]。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動能及行業資金流入的影響,以把握市場脈動。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