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代展望〉打造智慧製造+機器人聯盟 海外營收占比5年內拚5倍增長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新竹
以工具機的大腦「控制器」業務為主的新代科技 (7750-TW) 成立屆滿 30 周年,2026 年即將啟動第五個五年計畫,在川普對等關稅影響下,預期台商將加速全球在地化布局,新代宣布正式啟動「AI 驅動智慧製造 + 智慧機器人」策略聯盟,成員包括東台、盟立等,希望集結企業力量來打世界盃;新代也將擴大布局兩岸以外的市場,馬來西亞廠預計 2 年後投產,尤其看好印度與東協市場,海外營收與機器人業務占比力拚五年內同步成長五倍。

新代科技總監黃芳芷於 30 周年茶會致詞時指出,這 30 年來,不管是在技術突破或市場上的大風大浪,新代都可以乘風破浪,每次都在淬鍊中成長,但今年的挑戰未免太多了,有許多地緣政治因素,以及 4 月 2 日川普祭出對等關稅,或是前一個月新台幣匯率問題,由此可見,企業應該要集結大家的力量,一起來做產業的事。
鎖定全球供應鏈移轉契機 新代加速布局印度與東協
新代科技財務長林東旭說明,集團正積極擴大全球產能布局,中國大陸蘇州二廠預計於明年第二季完工,馬來西亞廠土地已購置,兩年後將投產,並已啟用組裝線支援市場需求。未來資本支出主要將集中於兩地廠房構建,以滿足全球客戶訂單成長。
林東旭進一步點出印度,新代將其視為最重要的潛力市場,會採取與中國不一樣的策略,先鎖定前十大機械廠合作,馬來西亞廠房現階段的定位就是以供應印度及東協市場為主,希望能夠進一步切入穆斯林國家市場。
黃芳芷補充,中國市場近兩年雖然競爭激烈、內捲嚴重,不過,大者恆大,當地大型客戶的產能需求穩定,新代也持續跟著客戶成長。在美國關稅威脅下,確實有些行業有點受挫,但在國家政策支持補助下,業者也想往智慧製造面向去提升能力,相信未來趨勢會更顯著。
對於海外事業的期許,黃芳芷表示,目前新代海外營收占比不到 2%,未來 5 年希望能有 5 倍的增長,至少能到 10% 以上;她直言,之所以看好兩岸以外的市場成長性,主要就是關稅戰掀起,台商積極轉向全球在地製造,尋求降低關稅的方式,新代具有智慧工具機、智慧機器人的解決方案,剛好可以搭上這波供應鏈移轉趨勢。
進一步觀察機器人營收占比,黃芳芷解釋,機器人控制器是由新代負責生產,再賣給子公司聯達智能,屬於關係人交易,若以聯達來說,目前機器人營收占比還不到 5%,期待未來 5 年也有 5 倍的成長幅度。
面對國際局勢變化及關稅挑戰,黃芳芷表示,新代將持續推動「全球戰略製造」,在兩岸之外積極擴大產能據點,協助客戶在不同市場進行整廠整線、快速複製的全球化布局模式,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新代也會與聯達兄弟聯手、虛實整合,往外跨出去。
新代推「AI 驅動智慧製造 + 智慧機器人」策略聯盟 盟立、東台等入列
為推動產業協作與技術整合,新代科技亦正式啟動「AI 驅動智慧製造 + 智慧機器人」策略聯盟,攜手多家產業夥伴,整合上下游資源與生態夥伴力,共同打造跨域協作的新模式,開啟智慧製造與機器人應用的新篇章,也象徵台灣製造產業在 AI 浪潮下的全面升級。
黃芳芷透露,目前已有幾個案子正在進行中,首先,新代與東台精機一起做一機一手,就是把聯達的協作手臂做進東台工具機裡面,兩個產業結合去打世界盃,就會有更好的競爭;第二個是以成大為首帶領盟立、東台與新代,一起再做協作機器人系統開發平台,未來廠商開發與執行相對就會比較簡單。
展望未來,新代科技董事長蔡尤鏗指出,AI 將是驅動製造業變革的關鍵力量,新代將把 AI 技術融入智慧製造,包括開發更靈敏的感測系統、自然互動的機器人與智慧化工業控制方案,實現「自動化工廠自由組合、靈活應變」的願景。他期許透過技術平台與策略聯盟,讓台灣工具機業不僅跟上國際,更能在彎道超車。

- 技術分析變簡單了!化繁為簡實戰學招生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