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市場面臨川普政策影響及電動車需求激增的挑戰与機遇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市場面臨多重挑戰:從川普政策影響到電動車需求激增與地緣政治變化
美國市場正面臨兩大趨勢的交織影響:一方面,川普政府對數據的選擇性操控引發對民主制度的擔憂,經濟學家警告這可能導致「後真相政治」的興起,民眾在資訊辨識上將面臨更大挑戰[1];另一方面,隨著稅額抵免截止日的逼近,美國消費者對電動車的需求激增,7月銷量達到歷史新高,顯示出市場對環保車輛的強烈興趣。然而,分析師指出,這一熱潮可能在第四季後大幅減少[2]。這兩者的發展不僅反映了當前經濟環境的複雜性,也揭示了政策與市場行為之間的微妙關聯。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會晤即將於8月15日舉行,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在烏克蘭戰爭的背景下,歐洲多國領袖已發表聯合聲明,表達對川普外交努力的支持,並承諾持續對烏克蘭提供軍事及財政援助[3]。同時,川普對普丁的態度變化及其可能的制裁威脅,將對全球市場造成影響。特別是在中美貿易談判進展樂觀的情況下,市場對美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公布也充滿期待,這將直接影響聯準會的政策走向[4]。在此背景下,地緣政治的變化將持續影響市場情緒及資金流向。
台積電 (2330-TW)(TSM-US)計劃明年量產共同封裝光學元件(CPO),以應對AI晶片需求,並依賴供應鏈創新推動三大關鍵環節的發展[5]。同時,美銀警告投資人對川普關稅政策的麻木可能導致未來經濟成長受損,尤其在基準關稅率可能升至15%之際,市場對經濟數據和聯準會政策的關注愈加加劇[6]。這些因素共同影響市場情緒,顯示出科技產業與宏觀經濟之間的緊密聯繫,未來需密切關注供應鏈的變化及政策風險。
上周台股因台積電 (2330-TW) 大漲,指數周漲 586.88 點,站穩 24000 點。然而,隨著台灣商品輸美關稅可能超過 20% 的消息,市場情緒受到壓制。專家吳嘉隆指出,台灣在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中未能掌握主動權,建議應主動提出投資承諾以換取關稅下調,並強調多元化對美投資的重要性,以增強美國對台的依賴。這一系列因素可能導致市場在高點附近出現波動,投資者需謹慎應對潛在的爆量風險[7][8]。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