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推動數位保險創新與災後重建政策,全球供應鏈重構挑戰加劇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管會推動數位保險創新與政府災後重建政策同時發力,全球供應鏈重構挑戰加劇
金管會推動的數位保險公司政策將於8月開放申請,並降低產、壽險公司的最低實收資本額,顯示出對市場創新及數位轉型的重視[1]。此舉不僅吸引外國數位保險公司進入,還透過「隨到隨審」機制提升審查效率,預示著保險業將迎來新一波競爭與機會。與此同時,賴清德總統針對豪雨災後重建工作,強調政府將編列預算加強水利建設,以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顯示出政府在災後復原及基礎建設上的積極作為[2]。這些政策的推動不僅反映出政府對於金融科技及基礎設施的重視,也可能為相關產業帶來長期的成長動能。
由於國內詐騙案件的增加,金管會對銀行的警示帳戶實施了新觀察指標,三家銀行已被列入觀察名單,若未改善將面臨董事長及總經理報告的要求,甚至可能在12月公布黑名單[3]。同時,中光電 (5371-TW) 預計第三季節能產品出貨將季增超過20%,但影像產品因市場庫存及地緣政治影響,出貨量預計季減20%[4],顯示出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企業需靈活應對挑戰,並尋求新機會以維持成長動能。
在全球稀土供應鏈重構的背景下,美國正面臨中國的壟斷挑戰,尤其是中國掌控了70%的稀土開採和90%的加工能力,這使得美國在重建本土供應鏈的過程中仍需依賴中國[5]。儘管美國國防部已對MP Materials投資4億美元以擴建相關設施,但專家指出,打破中國的市場主導地位仍需時間和資金。與此同時,佳邦 (6284-TW) 在馬來西亞新廠啟用,專注於高頻天線模組的量產,顯示出企業在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時,積極推動多元化製造策略以增強供應鏈韌性[6],這一系列動作反映出市場對於供應鏈安全和技術創新的高度重視。
日本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雖然減少了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汽車關稅的降低對日本經濟至關重要,但經濟下行風險依然存在,尤其是半導體設備出口的放緩影響顯著[7]。此外,協議確保日本在晶片和藥品方面享有最低稅率,並承諾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這將有助於降低出口成本並維持競爭優勢[8]。然而,官員強調需持續關注潛在的經濟壓力,顯示出市場對未來經濟走向的謹慎態度。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