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全球AI技術快速發展,特斯拉與三星加大投資,貿易協議面臨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AI技術蓬勃發展,特斯拉與三星加大投資,貿易協議面臨挑戰

2025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圓滿落幕,吸引超過35萬人參觀,並簽約31項AI專案,總投資額超過150億人民幣,顯示出AI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強勁[1]。此外,致伸 (4915-TW) 預計車用智慧物聯業務將年增高雙位數,並計劃在2027年開始量產,進一步拓展美國市場,顯示出企業對於AI及物聯網技術的重視和未來成長潛力[2]。隨著全球對AI技術的投資持續增加,相關產業的發展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並可能引領未來的科技創新潮流。
華爾街正逐步改寫比特幣交易規則,貝萊德的 iShares 比特幣信託 (IBIT-US) 成為市場主導,資產達 860 億美元,並促進期權市場活躍,日均交易量達 40 億美元,顯示其在加密風險定價中的重要性[3]。不過,監管上限限制了期權市場的系統性策略部署,Nasdaq 已請求提高持倉上限以增強流動性。另一方面,致伸 (4915-TW) 雖因台幣升值影響第二季營收年減5.1%,但毛利率創歷史新高17.5%,顯示其在車用智慧物聯及AIoT領域的持續優化與研發投入,未因通膨增加支出,反映出企業在不確定環境中的韌性[4]
日本債市面臨政治動盪與央行政策轉向的雙重挑戰,執政聯盟在參議院選舉中失去多數席位,首相石破茂可能辭職,這將影響市場信心[5]。同時,市場普遍認為日本央行將在10月升息,結束債券購買計畫,增加財政部的市場穩定責任,這一變化可能引發全球債務市場的波動[6]。相對而言,中國股市在美中高層官員進行貿易談判後回升,滬指重回3600點,顯示出市場對貿易休戰延長的期待,這或將為全球市場帶來一定的穩定性[7]。整體而言,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這些政策變化及其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矽谷表示,透過Optimus機器人,未來年營收可達3兆美元,顯示出其在AI市場的雄心[8]。同時,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在鎔前往華盛頓,支持韓美貿易談判,並計劃擴大對美國半導體及AI技術的投資合作,顯示出全球科技巨頭在AI及半導體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9]。隨著市場對機器人及半導體需求的增長,這些動向可能重塑未來科技產業的格局,並吸引更多資本流入相關領域。
美國與歐盟達成的貿易協議雖然避免了貿易戰升級,川普總統獲得的15%統一關稅仍高於現行的10%,但未能解決數位稅及低藥價等核心問題,顯示出協議的局限性[10]。同時,中石化釋出的北高雄橋頭工業廠房標售,面積達8,484坪,吸引科技業者關注,尤其在台積電 (2330-TW) 進一步擴張的背景下,北高雄的產業需求持續增長[11]。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與地方經濟的互動,未來市場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對產業布局的影響。
美國與日本的貿易協議雖然降低了日本汽車的關稅,但專家警告這並未根本解決日本汽車業面臨的挑戰,尤其是來自中國的競爭日益加劇,特別是在電動車領域[12]。同時,中國豆粕庫存過剩,導致對美國黃豆的需求疑慮,進一步影響全球黃豆市場[13]。這些因素顯示出全球貿易環境的複雜性,並可能對相關產業的未來發展造成深遠影響,尤其是在市場競爭和需求波動的背景下。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營收獲利增加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