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重返市場、穩定幣風險警告及OPEC+增產影響全球經濟與油價
鉅亨網新聞中心
華為重返手機市場,歐洲央行警告穩定幣風險;OPEC+增產影響油價,台灣經濟面臨內外挑戰
華為在2023年第2季重奪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王座,出貨量達1220萬支,市占率提升至18%,顯示其在美國制裁後逐步恢復市場地位,對蘋果造成壓力,後者則透過iPhone 16系列的價格調整實現年增4%的回升[1]。同時,歐洲央行對穩定幣的快速擴張發出警告,指出若未能有效應對,將削弱歐元區的貨幣自主權並推高融資成本,進一步依賴美國地緣政治[2]。這一系列變化反映出全球市場競爭的激烈與金融體系的脆弱性,企業與政策制定者需謹慎應對。
OPEC+計劃在即將召開的會議上批准從9月起增產54.8萬桶/日,這一決策可能導致油價在年內持續低迷,布蘭特原油期貨報約69美元[3]。此外,歐盟承諾在三年內向美國購買7500億美元能源,旨在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但目前進展緩慢,去年僅進口800億美元,顯示出市場競爭激烈及政府介入的必要性[4]。這些因素共同影響全球能源市場的供需平衡,油價走勢仍需密切關注。
美國國會兩黨參議員計劃提出針對中國的人權及台灣保護法案,顯示在貿易談判期間,國會仍希望加強對中國的施壓,尤其是針對新疆維吾爾族的強制遣返問題[5]。同時,川普政府的非法移民政策獲得多數支持,但其執行手段卻遭到批評,顯示出美國社會對於移民問題的複雜態度[6]。這些動向反映出美中關係在貿易與安全議題上的矛盾,以及美國內部對於移民政策的分歧,未來可能影響國際關係及內部政策的走向。
高盛報告顯示,儘管標普500指數創下歷史新高,避險基金卻加速拋售科技股,轉向消費必需品,顯示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減弱,尤其是在北美和歐洲市場的資金流出達到自2024年以來的最高點[7]。這一趨勢反映出投資者對美國股票估值的擔憂,因其已超過過去十年平均水平30%[7]。同時,甲骨文 (ORCL-US) 的目標價被調升至241.5元,顯示分析師對其未來表現持樂觀態度,儘管近期股價下跌3.65%[8]。這些動態顯示出市場在科技股與消費品之間的資金流向轉變,投資者正尋求更穩定的回報來源。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定海雙針
#大戶買散戶拋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