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AI行動計畫 意在阻止對中國晶片出口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TechCrunch》23 日報導,川普政府希望美國的人工智慧 (AI) 技術在全球都能被視為產業領導者,但同時也不願意讓這項優勢落入中國等外國對手手中。要在這兩者間取得平衡,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從川普政府週三發布的《AI 行動計畫》(AI Action Plan) 來看,川普政府仍在尋找最合適的路徑,以實現這些目標。
該計畫指出:「目前,美國在資料中心建設、運算硬體效能與 AI 模型方面居全球領先地位。當前的當務之急,是要善用這項優勢建立長久的全球聯盟,同時防止對手搭便車利用我們的創新與投資。」
計畫提到要透過「創新的手段」加強 AI 晶片出口管制,並提出兩項具體政策建議:
-
要求商務部與國安會等政府機構與 AI 產業合作,開發晶片定位驗證機制,以追蹤技術流向;
-
建立具執行力的出口限制機制,目前雖對晶片製造所需的主要系統設有限制,但許多子系統尚未納入,政府應將注意力擴大至這些未涵蓋的部分。
此行動計畫也提及,美國需與全球盟友在 AI 出口控管方面尋求一致立場。計畫中強調:
「美國必須對敏感技術實施強而有力的出口管制,並鼓勵盟友效仿,避免出現替補 (backfill) 行為。如果盟友試圖填補市場空缺,美方應動用《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 與二級關稅等工具,促使更高程度的國際一致性。」
不過,該計畫並未具體說明如何與盟國協調晶片出口限制、如何與 AI 公司合作執行晶片追蹤機制,也未詳述全球聯盟如何實現。
整體而言,這份文件更像是未來 AI 出口政策的架構藍圖,而非具體規範。
從現況看來,AI 晶片出口限制仍需時間整合與落實。除了行動計畫內容不明確外,川普政府近月來在出口策略上的立場多次出現矛盾。舉例而言:
今年 7 月,美國政府剛開放輝達 (NVDA-US) 與 AMD (AMD-US) 向中國銷售為中國市場設計的新型 AI 晶片,與先前針對相同產品的出口許可限制相互矛盾;這些限制原本已迫使輝達撤出中國市場。
此外,5 月川普政府也撤銷了拜登任內即將生效的「AI 擴散規則」,該規則原本設限部分國家可購得的 AI 運算能力上限。
預計川普政府將於 7 月 23 日簽署多項與 AI 有關的行政命令,但是否會涵蓋具體落實方式,目前尚不得而知。
總體而言,儘管《AI 行動計畫》強調擴大全球 AI 市場的同時維持美國主導地位,但對於如何具體達成這些目標仍著墨甚少。
若川普政府近期簽署有關晶片出口限制的行政命令,可能更多是為政府部門指明方向,而非立即落實明確政策。
- 退休理財雙引擎:高規格基金×破盤級費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