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緊張升溫,台灣股市承壓但科技股展現韌性,市場動態引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貿易緊張升溫,台灣股市承壓但科技股韌性顯現,市場動態引發各方關注
台灣股市在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影響下,於7日開盤低走,最終收跌66.45點,成交量達2720.28億元,顯示市場情緒謹慎[1]。三大法人合計買超47.74億元,其中外資回頭買超3.5億元,自營商則大幅買超44.79億元,顯示資金流向的分歧[1]。同時,美國終止長達60年的青年職業培訓計劃,將影響超過6.5萬人,專家警告技工短缺問題將進一步惡化,對經濟造成潛在衝擊[2]。這一系列變化可能對台灣的產業鏈及勞動市場帶來深遠影響,需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隨著中國對美國川普政府的警告,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溫,尤其是在川普計劃恢復關稅的背景下,這可能對全球供應鏈造成深遠影響[3]。同時,香港股市在政策紅利和制度優勢的驅動下,成功重奪全球募資冠軍地位,顯示出資本市場的活力和吸引力[4]。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全球資本流動的變化,投資者需密切關注中美貿易政策的走向及其對市場的潛在影響,特別是在香港市場的表現與中國政策的相互作用下,未來資本配置的策略將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
在美國川普宣布對日韓加徵25%關稅的影響下,台股早盤一度重挫238點,但隨著台積電 (2330-TW) 的強勁表現,尾盤跌幅縮小至66點,成功守住月線大關,顯示市場對於科技股的信心依然穩固。此外,廣達 (2382-TW) 公布6月營收達1,898.68億元,年增率高達70.56%,顯示出電腦及週邊設備需求強勁,並吸引外資持續買超,反映出市場對於相關產業的樂觀情緒。整體而言,台股在面對外部不確定性時,仍展現出一定的韌性和成長潛力。
美國將對馬來西亞的關稅提高至25%[7],引發市場對馬來西亞國家銀行(BNM)利率政策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在該國尚未降息的背景下,市場對降息的期望逐漸上升。與此同時,澳洲央行意外維持基準利率於3.85%不變[8],反映出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及美國貿易政策的謹慎態度,導致澳元兌美元匯率上升,顯示市場對此決策的強烈反應。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對各國貨幣政策的影響,未來市場將持續關注各國央行的政策走向及其對經濟增長的潛在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動能指標下跌股
#弱勢下殺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