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與經濟挑戰交織,科技巨頭與汽車產業面臨新局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外交策略與經濟挑戰交織,科技巨頭與汽車產業面臨新局勢
美國總統川普將於周一與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會晤,這是他上任以來的第三次會議,重點在於加薩衝突的停火及伊朗核問題,並探討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外交關係正常化,顯示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外交策略仍在持續調整中[1]。同時,蘋果公司對歐盟5億歐元的罰款提出上訴,指責該裁決「史無前例」且「超越法律」,此舉反映出科技巨頭在面對監管壓力時的抵抗與調整,並可能影響其未來的商業模式及市場競爭力[2]。這兩個事件不僅揭示了國際政治與商業環境的複雜性,也暗示著未來可能出現的新局勢與挑戰。
在此背景下,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威脅對支持「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的國家徵收10%額外關稅,這一政策引發中國外交部的強烈反對,指出貿易戰無法帶來贏家,並強調金磚機制的合作性質[3]。此外,德勤的調查顯示,英國企業對美國的投資吸引力大幅下降,淨平衡比例驟降至僅 +2%,而英國本土及印度則成為新寵,顯示出企業對美國市場的不確定性加劇,這與川普的貿易政策密切相關[4]。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全球投資環境的變化及美中之間日益緊張的貿易關係,市場需密切關注政策走向及其對國際投資的影響。
當前美國經濟面臨多重挑戰,首先是川普政府的「大而美」法案正式成為法律,這將使美國聯邦債務在未來七年內突破50兆美元,該政策被美銀首席投資長哈特內特形容為製造「大而美的泡沫」,並可能引發經濟危機[5]。同時,全球市場也在密切關注川普的關稅政策,若全面實施,將對美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並可能引發「雙殺」危機[6]。在科技領域,Google旗下的Isomorphic Labs宣布其首款AI設計的藥物即將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顯示出科技創新在醫療領域的潛力[7]。此外,Volvo因應市場壓力,宣布全球裁員3000人,反映出汽車產業在電動轉型過程中的結構調整需求[8]。這些因素共同影響著市場走向,投資者需謹慎應對潛在風險。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