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面臨AI法案爭議、德爾蒙特破產及貿易緊張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市場動態:歐洲企業呼籲延後AI法案、德爾蒙特破產、貿易緊張加劇
超過45家歐洲企業,包括艾司摩爾 (ASML-US) 和空中巴士 (Airbus),聯名呼籲歐盟延後《人工智慧法案》的實施,指出現行法規過於嚴苛且缺乏明確細則,可能損害歐洲的創新與競爭力[1]。同時,日本企業在2023年的加薪幅度達到5.25%,創34年來新高,顯示出在勞動力短缺及通脹壓力下,企業正積極提升薪資以維持員工穩定[2]。這些市場動態反映出全球經濟環境中,企業面對政策與市場挑戰的不同應對策略,將影響投資者對於歐洲與日本市場的信心及資金流向。
美國與越南達成的新貿易協議顯示出川普政府對中國關稅的底線,對越南出口商品徵收20%關稅,若被視為轉運中國貨則可能面臨高達40%的懲罰性關稅,這一政策或將成為未來美中貿易戰的指標[3]。此外,英國市場因首相施凱爾對財長里夫斯的支持而回穩,3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逾10個基點,英鎊小幅上漲,顯示市場情緒有所改善,但對政府財政掌控的擔憂仍然存在[4]。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與市場對政策穩定性的高度敏感,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各國政策走向及其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德爾蒙特食品公司 (Del Monte Foods) 近日申請破產,顯示出消費者對健康食品需求的轉變對傳統罐頭食品市場造成重大衝擊,該公司負債高達100億美元,並計劃出售資產以加速轉型[5]。同時,美日澳印四國在華府召開QUAD會議,強化對中國的戰略圍堵,顯示出貿易緊張局勢未減,並可能影響全球供應鏈[6]。英國因財政大臣情緒失控引發市場波動,股匯債三殺的情況讓投資者對未來財政政策感到不安,專家警告可能重蹈覆轍[7]。在日本方面,央行高田創表示未來可能重啟升息,儘管面臨川普的關稅威脅,顯示出對經濟信心的微妙平衡[8]。這些事件共同反映出全球市場在面對消費者行為變化、地緣政治緊張及政策不確定性下的脆弱性。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