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回調特斯拉重挫,加州環保改革引爭議,歐元區經濟指標顯示回穩跡象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回調特斯拉重挫,加州環保改革引爭議,歐元區經濟指標顯示回穩跡象
美股在第二季結束後出現小幅回調,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輕微下跌,市場焦點轉向川普的稅改與支出法案進展。特斯拉 (TSLA-US) 股價因川普威脅取消補貼而早盤重挫逾7%[1],顯示出政策不確定性對市場的影響。川普暗示考慮驅逐馬斯克,進一步加劇雙方的緊張關係,這也反映在特斯拉股價的波動上[2]。此外,10年期公債殖利率回升至4.21%,顯示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可能性升溫,美元指數則跌至2022年以來最低。整體市場在貿易政策和通膨不確定性下仍面臨風險,分析師指出標普500指數在7月可能延續漲勢,但8月可能失去動能,顯示出市場情緒的脆弱性。
加州最近通過對《加州環境質量法》(CEQA)的重大改革,旨在應對住房短缺與生活成本危機,並提供3211億美元的預算支持。這一舉措雖然加速了高密度住宅及工業項目的建設,但也引發了部分民主黨議員及環保團體的強烈反對,認為此舉可能損害社區與生物多樣性[3]。同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對中國稀土出口的緩慢進度表示擔憂,強調稀土材料對美國科技、能源及國防產業的重要性,並指出若中國能恢復至4月的出口水平,美方將考慮解除相關關稅[4]。這些動態顯示出在全球供應鏈緊張及內部政策調整的背景下,加州與美國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與環保之間的矛盾與挑戰。
歐元區的經濟指標顯示出逐步回穩的跡象,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終值升至49.5,德國的PMI更達到34個月新高,顯示出企業對未來產出的樂觀態度。然而,法國的PMI卻持續萎縮,顯示出兩國之間的經濟表現分歧[5]。同時,歐元區6月通膨率達到2%的目標,這使得市場對歐洲央行將暫緩降息的看法增強,儘管服務類通膨的上行仍引發擔憂,顯示出經濟成長可能放緩的風險[6]。在科技領域,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出量子運算與人工智慧的融合將在2030年代實現顯著商業應用,並強調早期投資的潛在回報,這一趨勢吸引了微軟和Google等科技巨頭的關注[7]。此外,美國川普政府考慮鬆綁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監管政策,特別是針對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SPAC) 和私募基金的規範,這一動作可能會影響市場的公平性和SEC的獨立性[8]。整體而言,歐元區的經濟復甦與科技創新並行發展,市場需密切關注各國政策變化及其對未來經濟的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