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漲跌互見,小米電動車熱賣;台灣企業布局綠電,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股市漲跌互見,小米電動車熱賣;台灣企業積極布局綠電與創新科技,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漲跌互見,滬指和深證成指小幅上漲,顯示市場對於6月製造業PMI回升至50.4的樂觀情緒[1]。儘管企業對採購仍持謹慎態度,且出廠價格指數降至五個月新低,顯示競爭加劇的壓力。小米的電動車YU7因其稀缺性需求模式而受到市場熱捧,預訂量達30萬台,顯示中國自主品牌在乘用車市場的崛起勢頭強勁,未來幾年市佔率將突破80%[2],這將對外資品牌形成壓力,進一步改變市場格局。
台達電 (2308-TW) 與欣銓 (3264-TW) 的合作推動小水力發電,顯示出企業在綠電轉型上的積極布局,計畫在8年內提供800萬度綠電,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台灣的綠電比例,也符合全球低碳趨勢[3]。此外,玉晶光的現金股息達18元,顯示出其穩健的財務狀況,並且2025年下半年訂單將超過2024年,顯示出市場需求的回升[4]。這些動向反映出台灣企業在面對環境挑戰與市場變化時,持續尋求創新與成長的機會,並在綠色轉型與產業升級中展現出強勁的韌性。
甲骨文 (ORCL-US)、黑石集團及安德森·霍洛維茨組成的財團,正積極競爭收購 TikTok 的美國業務,顯示出科技與金融巨頭對數位平台的高度重視[5]。同時,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與前總統川普之間的口水戰再度升級,川普批評馬斯克依賴政府補貼,並暗示其業務脆弱,馬斯克則反擊稱該法案將擴大國債,並呼籲政治改革[6]。這些事件反映出當前市場對科技企業的競爭與政策環境的敏感性,未來可能影響投資者對相關企業的信心與資金流向。
香港股市因「加密概念」的興起而出現集體上漲,形成所謂的「加密港股山寨季」,吸引大量投資者進場,這一熱潮經歷了三個階段,從Circle概念股的暴漲到穩定幣概念股的持續上升,再到券商加密概念股的引爆,顯示出市場對加密資產的強烈興趣[7]。然而,美國的關稅政策雖未立即推高物價,企業卻透過囤積庫存和推遲漲價等策略來應對,專家警告這些措施難以持久,未來可能導致更高的通膨壓力[8]。這兩個市場動態的交織,反映出投資者在尋求新機會的同時,也需面對潛在的經濟挑戰,特別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下跌三黑K線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