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緊張升級 台灣科技股回暖顯示半導體韌性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貿易緊張加劇 台灣科技股反彈及半導體產業韌性顯現
隨著美國對外貿易政策的緊迫性加劇,關稅大限即將到來,各國面臨的貿易壓力日益增加,尤其是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將可能遭遇更高的關稅[1]。在此背景下,伊朗的情勢也引發關注,儘管美國的制裁政策未能有效遏制其核計畫,反而促進了其軍事能力的增強,專家建議應透過經濟誘因來改善美伊關係[2]。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貿易環境的複雜性,市場走向將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企業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以調整策略。
動力 - KY (6591-TW) 受益於輝達 (NVDA-US) 顯卡供應充足,訂單能見度提升至 1.5 個月,第二季營運將有季增表現,今日股價漲停至 77.8 元,成交量超過 1.1 萬張,法人連續三日買超達 1031 張[3]。同時,日月光投控 (3711-TW)(ASX-US) 在股東會上指出,全球關稅影響各行業,台灣面對挑戰仍具優勢,預計2030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將突破1兆美元,企業需透過擴大資本支出應對複雜外部環境[4]。這顯示出在供應鏈穩定及市場需求回升的背景下,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韌性與成長潛力。
隨著美國進口商加速從中國運送貨物以趕在關稅大限前,洛杉磯港與長灘港的貨櫃量顯著增加,顯示出貿易緊張局勢對供應鏈的直接影響[5]。同時,台股在全球市場反彈的帶動下,電子族群表現強勁,尤其是AI、半導體及電動車相關ETF漲幅超過三成,顯示出投資者對科技產業的信心回升[6]。這一系列動態不僅反映了市場對於科技創新及供應鏈調整的敏感度,也揭示了未來在全球貿易與科技投資領域的潛在機會。
華碩 (2357-TW) 股價因復華台灣科技優息 (00929-TW) 購入7356張股票而飆漲停,顯示市場對科技股的熱情持續升溫,然而隨著除息日的臨近,股價回落超過半根停板,反映出短期內的波動性[7]。同時,Google DeepMind推出的Gemini Robotics On-Device模型,強化了機器人技術的本地運行能力,顯示出科技巨頭在AI領域的持續投入,並可能進一步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8]。這些動態不僅反映了市場對科技股的關注,也顯示出企業在技術創新上的積極布局,未來或將影響投資者的選股策略。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