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面臨地緣政治風險與中國企業崛起的雙重挑戰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強調,針對伊朗核計畫的行動將持續進行,並已展開系統性摧毀核目標的策略
[1]。此舉顯示出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軍事政策將更加積極,可能引發地緣政治緊張升級。與此同時,加拿大總理卡尼與美國總統川普達成共識,計劃在30天內完成新的經濟與安全協議,儘管雙方在關稅問題上仍存在分歧,這反映出北美貿易關係的複雜性
[2]。這些事件顯示全球市場在面對地緣政治風險與貿易談判不確定性時,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並關注各國政策走向對經濟的潛在影響。
隨著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21個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的外交部長於16日發表聯合聲明,譴責以色列的襲擊行為,並強調應尊重國家主權與和平解決爭端
[3]。同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宣布加強中東的軍事部署,並指示「尼米茲號」航母改變航線前往該地區,顯示出美國對當前局勢的高度重視
[4]。這一系列動作不僅反映出中東地區安全形勢的脆弱,也顯示出國際社會對於該地區穩定的關注,未來可能影響全球能源市場及地緣政治格局。
高盛最新報告揭示中國「民營十巨頭」的崛起,這些企業如騰訊和阿里巴巴等,總市值達1.6兆美元,顯示出其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並指出未來兩年獲利年複合增長率將達13%,顯示出其估值優勢明顯高於美股七巨頭
[5]。同時,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無人機戰鬥持續升級,烏軍針對俄國無人機生產基地的攻擊,突顯出無人機在現代戰爭中的關鍵角色
[6]。此外,川普在G7峰會上對俄羅斯的言論引發各國擔憂,顯示出國際間對烏克蘭及中東政策的分歧
[7]。另一方面,日本家居連鎖品牌宜得利在中國市場的收縮,關店比重達20%,反映出當地市場的挑戰及消費者行為的變化
[8],這些因素共同影響著全球經濟的動態與未來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