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企崛起與全球軍事緊張影響美股走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民營企業崛起與全球軍事局勢變化影響美股市場動態
高盛最新報告揭示中國「民營十巨頭」的崛起,這十家企業如騰訊、阿里巴巴等,總市值達1.6兆美元,顯示出其在MSCI中國指數中的重要性。未來兩年獲利年複合增長率將達13%,顯示出其估值優勢明顯優於美股七巨頭[1]。同時,俄烏戰爭中無人機的使用頻率持續上升,烏克蘭對俄國無人機生產基地的攻擊,顯示出無人機在現代戰爭中的關鍵角色,並可能影響全球軍事技術的發展趨勢[2]。這些事件不僅反映出中國經濟的深層變革,也突顯了全球市場在科技與軍事領域的動態變化,將持續影響投資者的策略與市場走向。
在G7峰會上,美國總統川普對於2014年將俄羅斯逐出G8的決策提出質疑,認為這一行動可能導致烏克蘭危機的發生,顯示出G7內部在烏克蘭及中東政策上的分歧[3]。同時,日本家居連鎖品牌宜得利(NITORI)在中國市場面臨挑戰,關閉了20%的門市,顯示出其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難以維持客流量和銷售[4]。這些事件反映出全球經濟與貿易政策的複雜性,尤其是在中美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策略調整與國際政治的影響密切相關。
國際局勢持續緊張,俄美雙邊磋商的下一輪會談被美方取消,顯示出兩國外交關係的僵局仍未解開[5]。同時,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行動加劇,已掌控德黑蘭領空並發出撤離通知,意在消除伊朗核武及飛彈威脅,這一系列動作引發市場對中東局勢的擔憂[6]。然而,隨著美股在此背景下反彈,主要指數上漲,顯示市場對以色列與伊朗衝突的擔憂有所減輕,並期待美國總統川普的對話呼籲能夠緩解局勢[7]。在科技股方面,超微半導體 (AMD-US) 的股價因新AI晶片的推出而大幅上漲,分析師對其未來業務成長持樂觀態度,這反映出市場對科技創新持續看好的信心[8]。整體而言,儘管地緣政治風險依然存在,市場對科技股的熱情及對外交對話的期待,可能成為未來投資的關鍵驅動力。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