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對朝政策調整及台灣市場挑戰,全球經濟格局受稅政策影響
鉅亨網新聞中心
南韓對朝政策變化與台灣市場挑戰並存,全球經濟格局受稅政策影響
李在明新政府的成立標誌著南韓對朝政策的轉變,前統一部長官李鍾奭的任命為國家情報院長,顯示出政府對於恢復南北韓對話的務實態度,儘管國際局勢仍然複雜[1]。同時,台塑四寶在油價回穩及即將公布的5月營收前夕,股價表現堅挺,顯示出市場對塑化產品需求的樂觀情緒,尤其在傳統需求旺季的背景下,分析師認為這將有助於塑化產業的轉型與成長[2]。這兩個事件反映出南韓及台灣在各自市場中面對的挑戰與機遇,未來的政策走向及市場需求將成為關鍵影響因素。
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正在影響全球經濟格局,PwC指出此政策旨在解決貿易赤字等四大挑戰,並建議台灣企業需靈活調整銷售及供應鏈策略以應對變化[3]。此外,微軟在AI領域的創新使其股價創下新高,市值重回全球第一,顯示出科技股在市場波動中的韌性[4]。這些趨勢表明,企業需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尋求結構性變革,以提升競爭力和應對未來挑戰。
根據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的調查,企業計劃將約50%的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顯示出對價格敏感度的考量,與2018年貿易戰時幾乎全數轉嫁的情況有所不同[5]。同時,中美領導人進行了未預告的電話會談,顯示雙方對穩定關係的需求,並強調需「排除干擾」以維繫合作[6]。這些動態不僅影響企業定價策略,也可能對未來的經濟增長和貿易政策走向產生深遠影響,特別是在不確定的關稅政策背景下,企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並存。
美國財政部借款咨詢委員會(TBAC)最新報告指出,穩定幣的需求將顯著提升對美國公債的吸引力,未來需求將達1兆美元,這可能導致長期利率下降並強化美元地位[7]。同時,台灣被列為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央行強調將有限度干預外匯市場,並密切關注金融風險,顯示出在全球經濟環境變化下,台灣的匯率政策需靈活應對外部壓力[8]。這些動態反映出美國及台灣在貨幣政策上的相互影響,並可能對市場流動性及資本流向產生深遠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多頭均線上攻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