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3座大山壓出口 中國外貿全年增長6%目標已不可能
鉅亨網新聞中心
海關總署公佈中國上半年進出口總值11.53兆元人民幣。圖為工人在江蘇連雲港港口碼頭裝卸出口貨物。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國海關總署昨(13)日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總值11.53兆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同期下降6.9%,其中出口微增0.9%,進口下降15.5%。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對此指出,外需低迷是影響今年外貿穩定增長的最主要原因。預計下半年若全球沒有重大的政治經濟突發事件,外貿進出口總體情況將好於上半年。經濟學家分析認為,「三座大山」正施壓中國出口,外貿要實現全年增長6%的目標已經基本不可能。
香港《文匯報》報導,據海關統計,2015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總值11.53兆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9%。其中,出口6.57兆元,增長0.9%;進口4.96兆元,下降15.5%;貿易順差1.61兆元,擴大1.5倍。
「今年上半年,對外貿易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影響了進出口的穩定增長。」黃頌平分析指出,外需低迷是影響今年外貿穩定增長的最主要原因。當前,全球經濟仍處於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僅維持低速增長,主要經濟體走勢分化,國際貿易增長動力不足。
據海關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與美國雙邊貿易僅小幅增長4%,與歐盟、日本雙邊貿易則分別下降6.8%和10.6%。
新增出口訂單降幅進一步攀升也顯示出外需疲軟,出口受到抑制。據海關對近3,000家企業的月度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今年上半年,反映新增出口訂單金額同比下降的比例,由年初的43.5%逐月攀升至6月份的50.8%,比例超過了一半。不過,黃頌平強調,在國際經濟復甦乏力、外需不振、出口綜合成本居高不下、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持續高企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實現0.9%的微弱增長,是非常不容易的。
「當前的出口增長是在非常高的基礎上實現的。」黃頌平說,2009年中國超過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到2014年中國外貿出口值又比2009年增加了一倍。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增長近1個百分點,相當於在2009年的基礎上增長了2個百分點。而且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中國的出口表現已經相對較好。以5月份數據為例,按美元計,中國出口下降2.8%,而日本和美國則分別下降13.7%和7.2%。
黃頌平強調,雖然中國進出口總值下降,但是總體趨勢是穩中趨好的。從今年第1、2季的走勢來看,第2季進口下降13.8%,降幅較第1季收窄了3.5個百分點。第2季出口雖然由第1季增長4.9%轉為下降2.5%,但是第2季各月出口走勢呈現逐月好轉跡象。其中4月、5月出口分別下降6.2%和3.2%,降幅收窄,到6月已經恢復為2.1%的正增長。此外,中國對新興市場和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勢良好,上半年與沿線國家的進出口值接近3兆元,佔外貿總值1/4,其中對孟加拉國、巴基斯坦、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上半年出口均超過17%。
黃頌平預測,如果全球沒有重大的政治經濟突發事件,下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體情況將好於上半年。其中,出口情況有所回升;進口方面,雖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還難有明顯的改善,但進口價格跌幅會有明顯收窄,加之中國經濟有望企穩向好,進口形勢將趨佳。(接下頁)
[NT:PAGE=$]
受累於外需疲軟,中國進出口總值上半年出現負增長,經濟學家分析認為,儘管6月內外需均出現改善趨勢,貿易順差有所收窄,但考慮到發達國家經濟復甦相對乏力,加之歐元區等部分發達經濟體風險事件依然頻發,人民幣匯率彈性受限,預計外需改善幅度有限,出口將維持低速增長。中國外貿要實現全年增長6%的目標已經基本不可能。
海關數據顯示,儘管中國進出口總值上半年出現負增長,但今年6月中國進出口增速雙雙超預期。其中,出口同比增速四個月來首次轉正,進口降幅則為年內最小,進出口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分析,6月出口增長略高於市場預期,外需部分回暖是主因,美國和東盟出口較上月均有明顯提升。進口降幅收窄至6.1%,反映內需有改善但尚不穩固。總體看,上半年出口增幅僅0.9%,遠低於過去3年均值。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雖然發達國家經濟有所復甦,但並不強勁,歐元區等部分發達經濟體風險事件依然頻發,外需改善幅度有限環境下出口將維持低速增長。他指出,經濟持續疲弱環境下政策面將延續寬鬆,貨幣政策將着力於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有效降低融資成本。而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也有望推出,近期財政部副部長表示或將在下半年擴大赤字。
出口一直是驅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民生證券研究院宏觀研究員張瑜表示,未來出口至多只能成為不拖累經濟增長,無法扭轉下行趨勢。
張瑜指出,「三座大山」正施壓中國出口,一是全球人口老齡化,技術進步緩慢等造成的全球貿易總量裹足不前,二是發達國家加速貿易再平衡,各國開啟「放水競賽」通過貨幣貶值搶佔出口份額,且TPP等新貿易規則將對中國造成衝擊,三是人民幣匯率彈性不夠,儘管近期跟隨美元有所下跌,但過去一年的升幅仍高達14%,同期金磚國家貶值5%。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稱,考慮到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比去年年底預期的有更大變數,中國外貿要實現全年增長6%的目標已經基本不可能。
今年上半年進出口數據一覽
1月 總值2.09兆,降10.8%,出口降3.2%,進口降19.7%
2月 總值1.7兆,增11.3%,出口增48.9%,進口降20.1%
3月 總值1.76兆,降13.5%,出口降14.6%,進口降12.3%
4月 總值1.96兆,降10.9%,出口降6.2%,進口降16.1%
5月 總值1.97兆,降9.7%,出口降2.8%,進口降18.1%
6月 總值 2.07兆,降1.9%,出口增2.1%,進口降6.7%
註:單位為元人民幣
- 川普關稅之後還有招?9/17專家深度解析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