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動盪:美國債券避險功能減弱,中美貿易緊張影響電子與能源價格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市場動盪:美國公債避險功能減弱,中美貿易緊張加劇,能源與電子產品價格面臨挑戰
KKR & Co. 指出,美國公債在市場波動中逐漸失去傳統的避險功能,促使投資者重新考量資產配置,尤其在美國財政赤字擴大及通膨影響下,債券與股票的負相關性減弱[1]。GMO 的傑里米·格蘭桑建議投資者應聚焦於價值股及非美市場,因為當前市場環境複雜,傳統估值模型已不再適用,且即使市場下跌 50%,也不代表低估[2]。這些觀點顯示,投資者需靈活調整策略,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和風險。
日本20年期國債拍賣創下自2012年以來的最差紀錄,顯示市場對長期財政穩定的擔憂加劇,尤其在日本央行面臨減少購債的政策困境下,投資者需警惕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3]。此外,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強調美國對中國晶片的封殺行為是單邊霸凌,並呼籲中美應尋求合作以應對全球挑戰,這一立場反映出中美經貿關係的緊張局勢[4]。全球市場對這些政策動向的敏感反應,促使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未來的市場變化及其潛在影響。
中國對美國的智慧型手機出口在4月降至近14年低點,顯示出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對高單價電子產品的深遠影響,尤其是蘋果的iPhone面臨生產外移的挑戰[5]。與此同時,歐盟計劃在2027年底前全面禁止俄羅斯天然氣進口,並推動零配額制以加速能源轉型,這將進一步促進美國液化天然氣的出口,符合全球能源市場的重組趨勢[6]。這些政策變化不僅影響貿易結構,還可能推高全球電子產品及能源價格,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未來的市場動向。
原油市場因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及中國需求疲軟而持平,Brent原油和WTI均小幅下跌,顯示市場對未來供需狀況的謹慎態度[7]。同時,美元指數因聯準會官員的悲觀言論及美國稅改法案的政治阻力而持續走低,累計自年初以來已下跌10.6%[8],顯示出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了全球市場的投資情緒,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石油庫存數據及美日貿易談判進展,以評估未來的市場走向。
美股震盪下滑,科技股與監管壓力引發市場謹慎情緒
隨著21州共和黨財務官員要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調查中企的上市資格,市場對中美企業監管的緊張情勢再度升溫,這可能影響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9]。在此背景下,谷歌 (GOOGL-US) 面對AI技術快速崛起的挑戰,積極投入資源以保持其搜尋市場的領導地位,並計劃推出新功能以提升用戶體驗,顯示出科技巨頭在創新與競爭中的應變能力[10]。這兩者的發展趨勢反映出全球市場在監管與技術創新之間的微妙平衡,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政策及企業策略的變化。
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警告美股投資人過度自滿,指出市場情緒過於樂觀,期權市場的賣權/買權比率接近五年低點,顯示出交易員的自信心過高,可能預示著修正的來臨[11]。同時,馬斯克在推動其人工智慧公司xAI的擴張計畫中,持續加碼輝達和超微的晶片採購,並計畫建設新設施以支持其超級電腦的運行,顯示出對AI技術的強烈需求[12]。這些動態反映出市場在科技股和AI領域的熱潮,但也需警惕潛在的市場修正風險,尤其是在高估值背景下,投資人應謹慎評估未來的市場走向。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