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達巨額投資美國市場,中美貿易緊張下全球經濟信心回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卡達投資5000億美金助力美國市場,中美貿易緊張下全球經濟信心回升
卡達主權財富基金 (QIA) 宣布未來十年將向美國市場追加 5,000 億美元投資,重點聚焦於人工智慧、資料中心及醫療健康等領域,以支持美國再工業化政策,顯示出中東資本對美國市場的信心[1]。然而,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警告,全球經濟仍面臨關稅政策的衝擊,衰退風險未完全排除。儘管美中達成暫時降低關稅的協議,市場仍顯得不安[2]。在這一背景下,卡達的投資計畫不僅旨在活絡市場資金流動,還可能成為抵消經濟不確定性的一股力量,進一步強化美國作為全球投資熱點的地位。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 的數據,美元在全球官方外匯儲備中的占比降至57.8%,為1995年以來最低,顯示各國央行逐步多元化儲備資產。尤其是中國加大黃金儲備並減少美國國債持有量,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反映出對美元的替代需求[3]。同時,美國經濟數據顯示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看法上升,導致美債殖利率回落。儘管如此,美股主要指數卻因中美貿易緊張情勢的樂觀情緒減退而開低,顯示出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企業在高關稅環境下感到困擾,消費者支出謹慎進一步壓抑經濟成長動能[4]。
巴西總統盧拉近期訪問中國,強調與中國建立「牢不可破」的夥伴關係,並達成46億美元的投資協議,顯示中國在拉美的影響力持續擴大[5]。同時,台灣電電公會新任理事長劉揚偉提出平台化策略,計劃打造「台灣科技園區」,以提升中小企業在AI產業的參與度,並協助會員拓展海外市場[6]。這些事件反映出全球市場對於新興合作夥伴的重視,尤其是在美國貿易政策影響下,拉美及台灣企業正積極尋求多元化的發展機會,顯示出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與重組。
隨著美中貿易談判的進展,市場對於經濟成長的悲觀情緒顯著減少。根據美銀美林的調查,對全球經濟的悲觀看法從82%降至59%,顯示出投資者信心回升[7]。同時,市場對中國資產的看好情緒也在增強,尤其是在AI應用前景的推動下,中國股市及香港恆生指數均出現反彈[8]。儘管美股配置仍顯著減碼,但全球股票配置的回升顯示出風險資產的吸引力正在增強,這可能為未來的市場表現奠定基礎。
科技巨頭競爭加劇,特斯拉自駕計畫受挫,台積電擴產應對市場需求
特斯拉 (TSLA-US) 在自駕計程車計畫上承諾跳票,消費者對於租賃車輛被轉售以獲利的做法表示不滿,尤其是在馬斯克曾承諾的100萬輛機器計程車尚未實現的背景下,二手車市場價值也因競爭加劇而大幅下跌[9]。此外,美國總統川普推進的中東AI晶片交易引發國安爭議,部分官員擔心與沙烏地阿拉伯及阿聯的交易可能成為中資企業的漏洞,政府內部對於半導體出口管制的新規草擬意見分歧,顯示科技競爭與國安需求之間的緊張關係[10]。這些事件反映出科技產業在市場動態與政策風險中的複雜性,將影響投資者的信心與市場走向。
在電電公會的會員代表大會上,鴻海 (2317-TW) 新任理事長劉揚偉強調將透過 AI 平台化策略建立新產業生態系,並期待與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的合作,顯示出科技巨頭間的密切聯繫[11]。同時,螞蟻集團的財報顯示其去年第四季獲利年減31.4%,主要因為對 AI 研發的重金投入,顯示出在科技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壓力[12]。這些動態反映出企業在追求創新與擴張的同時,必須平衡成本與收益,未來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