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股遭新台幣升值重挫254點,外資回補台積電顯示半導體信心仍在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5 18:25


外資回補台積電雖助半導體信心,台股仍因新台幣升值下跌254點,金融股遭重創

在最近的市場動態中,外資持續回補台積電 (2330-TW)(TSM-US),連續第八日買進,累計超過10萬張,顯示外資對半導體產業的信心不斷增強。儘管台股整體下跌254點,收於20532點,市場情緒仍然謹慎。值得注意的是,鴻海 (2317-TW) 4月營收達6413億元,月增16%及年增25.5%,創下歷史新高,尤其在AI雲端產品的強勁表現下,未來展望樂觀,預期第二季將持續增長。這些數據反映出科技股在當前市場中的重要性,並暗示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全球政經局勢對市場的潛在影響。整體而言,儘管面臨短期波動,長期看來,台灣科技產業仍具備強勁的成長潛力。 [1][2]
目前台股面臨多重挑戰,尤其是新台幣的強勢升值對金融及科技股造成壓力。今日台股下跌254.65點,收於20532.99點,金融股跌幅達2.4%,富邦金 (2881-TW) 等壽險金控雙雄重摔,顯示市場對於匯率波動的敏感度提升。另一方面,大立光 (3008-TW) 公布4月營收43.75億元,雖然年增26.53%,但月減10.59%,顯示出淡季來臨的壓力,特別是1000萬畫素以上鏡頭的出貨比例仍占主導,未來市場需求可能持續減弱。此外,研華 (2395-TW) 董事長劉克振對新台幣升值持相對樂觀態度,認為影響在可接受範圍內,並計劃透過調漲新產品報價及加強AI布局來應對挑戰,顯示出企業在面對匯率波動時的靈活應變能力。整體而言,市場需密切關注匯率變化及其對各行業的影響,特別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企業的調整策略將成為未來投資的重要指標。[3][4][5]

台股市場現狀:明泰與仲琦營收下滑,晶技與藥華藥創新成長,央行面臨匯市挑戰

明泰 (3380-TW) 和仲琦 (2419-TW) 最近公布的4月營收數據顯示,兩家公司均面臨營收下滑的挑戰,明泰的營收為15.8億元,較上月減少4.6%,年減13.4%;仲琦則以5.5億元的營收,月減14.2%,年減17.2%。這一趨勢反映出網通產業在市場需求疲軟及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面臨的壓力。明泰董事長黃文芳指出,集團已完成組織調整,未來將專注於AI資料中心及印度市場的開發,顯示出對新興市場的重視及轉型的決心;而仲琦則將產能轉由明泰生產,專注於新技術的開發,這一策略或將有助於提升整體競爭力。隨著全球科技產業的快速變化,明泰和仲琦的調整策略將成為未來營收回升的關鍵,市場需密切關注其在新技術及市場開拓上的進展。 [6]
晶技 (3042-TW) 今日公布2025年第一季財報,顯示毛利率達35.39%,稅後純益為4.72億元,雖較前季減少17.09%,但4月份營收達12.7億元,創下43個月來的新高,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公司預期第二季營運將優於首季,並將重點放在AI及車用領域,展現其對未來成長的信心。晶技計劃在2024年實現雙位數成長,並預測2025年營收將持續增長5-10%,顯示出其在快速變化的科技市場中具備穩健的發展潛力。隨著AI及車用電子需求的上升,晶技的營運策略將有助於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 [7]
藥華藥 (6446-TW) 在4月的營收表現亮眼,達到12.3億元,年增83.72%,主要受益於罕見血癌新藥Ropeg的市場推廣及全球市占率提升,顯示出其在新藥開發上的強勁動能,尤其是在美國FDA的審查進展上,預期將進一步增強其市場競爭力。此外,智新 (7832-TW) 也即將以每股4元的參考價登錄興櫃,專注於RNA核酸技術的研發,並計畫推進COVID-19及流感相關新藥的臨床試驗,顯示出生技產業在疫情後的持續創新與發展潛力。與此同時,台灣央行則面對新台幣劇烈波動的挑戰,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雖有調節措施,但無法改變市場趨勢,顯示出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下,匯市的波動性仍然存在,這對於出口商及整體經濟環境的影響不容小覷。整體而言,台灣生技產業的創新與央行的政策調整,將在未來的市場動態中扮演關鍵角色。[8][9][10]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波段上揚股

#波段回檔股

#投信拋棄股

#營收獲利增加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