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全球市佔率連八年第一、日賺近6.4億的寧德時代 為何想赴港股二度上市?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2025-02-13 11:25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連八年全球市佔率第一、日賺近6.4億的寧德時代 為何想赴港股二度上市?

在 A 股上市 7 年後,市值破兆人民幣的寧德時代 (300750-CN)周二 (11 日) 晚間正式申請在港股上市,市場估募資規模可能超過 50 億美元(約人民幣 365 億元),而作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公司,寧德時代連 8 年市佔率全球第一,單日凈利據估計更高達 1.4 億人民幣(約 6.38 億台幣),為何還要二次上市,也讓外界感到好奇。

寧德時代赴港上市之舉標誌著該公司在全球化戰略佈局上邁出重要一步,引發市場和產業的廣泛關注。業內資深人士分析指出,此次上市背後是寧德時代「全球壁壘計畫」的一部分,旨在通過資本和產能的雙重優勢,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電池行業的主導地位,以應對海外市佔下滑的挑戰。


市場普遍認為,寧德時代選擇港股二次上市既能滿足全球化布局的資金需求,又可優化資本結構、提升國際話語權。業內資深人士認為寧德時代透過資金和產能的強大支撐,試圖鞏固自身在全球電池行業的主導地位。

事實上,寧德時代早就盯上海外市場,尤其是還處於電動化早期的歐美市場。去年前三季,寧德時代有近三成收入來自海外,衝刺港股就是為海外建廠尋求資金,為全球化生產佈局做準備。

為了出海,寧德時代真是蠻拼的。近年來,這家企業不斷加碼海外業務佈局,為滿足海外主機廠商「就近配套」需求,寧德時代已在海外佈局多個電池工廠。

截至去年 9 月,寧德時代鋰電池產能超 700GWh,在建產能約 240GWh。除中國外,寧德時代在全球多個國家已佈局的生產基地包括德國圖林根工廠、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廠、與 Stellantis 西班牙合資工廠,以及印尼動力電池產業鏈專案等。

海外建廠跟營運需要大量歐元、美元等外匯儲備。根據公開資訊,截至去年 6 月,寧德時代美元及歐元外幣餘額分別為 67.35 億美元及 38.58 億歐元,難以覆蓋歐洲等地動輒數十億歐元的投資及持續的海外戰略佈局需求。

券商人士認為,海外擴張需要外匯,到港股融資更為匹配。 在海外建廠更需要美元 / 歐元資本,比如,寧德時代的西班牙電池工廠(投資 41 億歐元)、匈牙利基地(73.4 億歐元)等海外專案需持續投入外匯,港股可以直接募集美元 / 歐元,有利於規避匯率風險。 如果選擇在 A 股增發,募集人民幣再兌換外幣,很可能要面臨匯率波動損失。

此外,寧德時代與 Stellantis、福特等車企的合資專案需要引入海外資本,在港股上市更便於國際戰略投資者(如主權基金、跨國車企)參與。 再加上 A 股的再融資政策收緊,2024 年證監會修訂《上市公司再融資監管指引》,限制高估值企業頻繁增發。 寧德時代 A 股市盈率(PE)達 35 倍,高於行業均值(25 倍),增發審批難度增加。

上述券商人士認為,從寧德時代赴港二次上市可以看出,寧德時代的戰略重心正轉向國際化資本平台。首先就是港股的估值更具吸引力,對比 LG 新能源的港股本益比 45 倍,寧德時代在 A 股本益比僅 35 倍,在港股上市有望提升估值中樞。 

此外,去年港股新能源板塊平均漲幅 18%,高於 A 股的 9%。在港股上市也有助於規避地緣政治風險,通過港股建立獨立融資管道,可降低對 A 股單一市場的依賴,增強抗風險能力。

同時,海外市場是寧德時代勢在必得之地。去年在中國的動力電池產能利用率降至 65%,行業出現嚴重供過於求,加上國內車廠自研電池趨勢明顯,正大大削弱寧德時代的市場議價能力。去年寧德時代在中國市佔率雖達 45.08%,但比高點時的 52% 已有明顯下滑。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