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王者歸來!港IPO市場逆襲華爾街 上半年募資1067億冠全球 「寧王」狂攬410億創紀錄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當「紐倫港」金融鐵三角的輪廓在全球版圖上愈發鮮明時,香港正以令人矚目的姿態開啟新的發展篇章。短短一年間,這座國際金融中心就從市場質疑聲中強勢反彈,港交所的銅鑼聲從稀疏到密集,恒生指數以超過 20% 的漲幅領跑全球主要股指,「港股三姐妹」領銜的新經濟敘事更催生了新的財富神話。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王者歸來!港IPO市場逆襲華爾街 上半年募資1067億冠全球 「寧王」狂攬410億創紀錄(圖:Shutterstock)

上周三 (9 日),港交所 (00388-HK) 迎來歷史性時刻,峰岹科技 (688279-CN) 等五家公司與一檔 ETF 同日上市,史上首次六鑼齊鳴的盛況不僅刷新市場認知,更印證著香港資本市場的熾熱溫度。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港股 IPO 募資額達 1067 億港元,不僅超越去年全年水平,更超越那斯達克指數同期表現,其中寧德時代 410 億港元的募資額創下今年全球最大 IPO 紀錄,恆瑞醫藥、海天味業等巨頭相繼登陸,新股平均超額認購倍數年增 4 倍,96% 的主機板新股獲得超額認購。這種前所未有的上市熱潮,正重塑著全球資本市場的格局。

市場觀察人士指出,這一輪強勢復甦絕非偶然。中國政府去年 9 月推出的降準降息、房地產信貸優化等一攬子政策為市場注入強心劑,而 Web3 和虛擬資產等新興領域的規範化發展更開闢新的成長賽道。

港交所一系列創新措施,包括縮短新股結算週期的 FINI 系統、降低特專科技公司上市門檻、推出「科企專線」綠色通道等,持續提升市場吸引力。港交所執行長陳翊庭說:「只要市場有需求,我們就要研究應對,這就是『人貨場』精神的精髓。」

國際機構的觀點轉變頗具說服力。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 Stephen Roche 近日承認低估香港韌性,並指香港正巧妙地將中美博弈壓力轉化為發展機會。中環街頭日益增多的國際面孔和內地資金,印證香港作為連結中國與世界的超級紐帶的獨特價值。

今年上半年,南向資金淨流入逾 7300 億港元,創歷史同期新高,日均成交金額達 2402 億港元,這些數字背後是中國投資人對港股配置需求的爆發式成長。

此外,外資正重返港股市場。歐美長線基金和中東主權財富基金不僅積極參與二級市場交易,也成為 IPO 基石投資者的重要力量。寧德時代 H 股發行中,來自 15 個國家的 23 家國際頂尖機構認購了 92.5% 的國際配售份額。這種資金流向的轉變,與聯準會 (Fed) 降息預期和中國資產重估形成共振,推動恆生指數上半年達到 22% 的漲幅。

在企業端,赴港上市熱情持續高漲。截至 6 月底,已有 220 家企業排隊等候 IPO,立訊精密、石頭科技等龍頭企業紛紛計畫登陸港股。

市場人士分析指出,「A+H」模式的升溫不僅拓寬企業融資管道,更透過香港這個國際平台助力中國企業全球化佈局。寧德時代將 90% 的募資投入匈牙利項目,訊飛醫療借助香港資本市場加速 AI 技術迭代,這些案例生動詮釋著香港作為「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既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更搭建通往全球市場的橋樑。

在制度創新上,港交所的改革步伐從未停歇。針對生技和特專科技公司的上市規則優化,已吸引超過 20 家企業表達意願。「科企專線」五個工作天內的快速反應機制,大幅提升上市效率。陳翊庭提出的「人貨場」改革理念,從參與者、產品到交易體驗全方位提升市場競爭力,展現出香港金融市場的創新活力。

展望未來,香港的獨特優勢將繼續凸顯,不課徵資本利得稅和遺產稅的稅收政策、高度自由的資本流動、與國際接軌的法律和會計制度,以及「一國兩制」賦予的特殊地位,共同構成難以複製的競爭優勢。

富睿瑪澤香港執業董事蔡華山說:「香港承載著中國優質資源,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鞏固不僅關乎城市發展,更是全球經濟穩定的重要基石。」

從悲觀論調到市場狂歡,香港花了一年時間完成華麗轉身。這場復甦不僅關乎指數的漲跌,更標誌著國際金融版圖的重塑。當中國創新企業遇上香港國際平台,產生的化學反應正改寫全球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在這場變革中,香港正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創新的機制,繼續書寫著屬於自己的金融傳奇。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