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G:未來十年全球貨貿成長率估低於GDP增長 東協、印度受惠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2024-01-22 15:39
國際商業逐漸適應地緣政治的干擾,全球貿易版圖正在重組,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 (BCG) 最新分析,到 2032 年,全球貨品貿易預計將以平均每年 2.8% 的速度成長,低於同期全球經濟 GDP 預測 3.1% 的年成長率,扭轉 20 年來的趨勢。而貿易版圖演變將有五大特點,包括中西貿易巨減、北美區貿易穩健成長、東協國家受惠、印度崛起、俄羅斯貿易轉向金磚四國。
BCG 指出,疫情和區域衝突的雙重衝擊,伴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興起和全球化式微,多重因素導致全球製造業的回流,抑制了全球貿易成長。短期內企業應採取多項措施來維持競爭力,包括強化其地緣政治決策能力,建立供應鏈韌性。
BCG 董事總經理暨全球合夥人徐瑞廷表示,全球貿易正在發生變化,重繪我們原先熟悉的版圖,隨著供應鏈的重新平衡和區域貿易更加緊密,世界各地的貨物流動將發生持久的變化。徐瑞廷進一步指出,企業應提升有關地緣政治的決策力,也可透過投資 AI 等數位工具來提高韌性,實現決策的敏捷和應變力。
中國與美國貿易關係弱化,是全球貿易版圖重組最重要的發展之一,BCG 指出,預計到 2032 年,中美貿易額將比 2022 年水平下降 1970 億美元;比一年前 BCG 類似分析中預測的 630 億美元,降幅擴大逾三倍。中國與歐盟的貿易雖將繼續成長,但步伐也將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至於北美方面,由於拜登政府透過立法鼓勵對半導體、再生能源、電動車基礎設施和電池技術等戰略產業的直接投資,這些政策的最終效果是將投資拉回美國,尤其是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產業,例如晶片。因此,在《美墨加協議》和美國新產業政策的結合,預計未來十年,北美區域貿易將成長 4660 億美元。
中國與歐美之間的貿易降溫,使東協國家和印度成為最大受益者,因為許多企業將製造業轉移到這些經濟體,以降低全球供應鏈風險,並進入新市場。東協與中國之間的貿易估將成長 6160 億美元,而東協與美國和日本之間的貿易將成長超過 2000 億美元。
印度受益於低成本結構、勞動力增強和物流改善,正崛起為一個重要市場和全球製造業「中國 +1」的目的地。預計印度的平均年貿易成長率將達到 6.3%,是全球平均水準的兩倍多。未來十年預計對外貿易將成長超過 3900 億美元。
俄烏戰爭並沒有導致俄羅斯貿易的消失,而是轉向其他市場,例如與歐盟的大部分貿易,已轉與俄羅斯同為金磚四國 (BRIC) 的巴西、中國、印度和南非。儘管到 2032 年,俄羅斯與歐盟的貿易將比 2022 年減少 2220 億美元,但與中國和印度的貿易額,將分別成長 1340 億美元和 260 億美元。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