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拯救瑞士信貸後 單季利潤達290億美元 但「負商譽」卻是雙面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3-09-08 22:10
瑞銀 (UBS) 第二季創下了歐美銀行的最高季度利潤紀錄;瑞銀市值在歐洲躍升至第二,並超過了美國巨頭花旗銀行。
瑞銀公佈的第二季利潤為 290 億美元,主要是由於 3 月份收購瑞信集團後產生的會計收益,即負商譽 (negative goodwill)。瑞士信貸的資產價值遠遠超過瑞銀在政府斡旋的救助協議中支付的 30 億瑞郎,這意味著它可以記入差額。
換句話說,當初瑞銀收購瑞信的價格,僅相當於後者有形帳面價值的 6%。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瑞銀對瑞信負商譽資產的估值更高。5 月,瑞銀透過初步審查,認為瑞信的負商譽資產高達 340 億美元。儘管這個數值遠低於去年底的 530 億美元,但表明瑞銀收購瑞信仍然大賺。
自 3 月收購瑞信以來,瑞銀股價累計漲幅達到 40%。與此對應的是,瑞銀市值一度達到 920 億美元,躋身歐洲市值第二高的銀行,僅次於匯豐銀行。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收購瑞信所產生的極高負商譽,對瑞銀而言也是一把「雙刃劍」。因為收購瑞信所產生的 289.3 億美元負商譽,對應著瑞信此前擁有約 2380 億美元風險加權資產,若後者出現巨大風險導致負商譽驟降,將令瑞銀未來單季利潤大幅回落。
瑞銀集團執行長 Sergio Ermotti 表示:「在完成對瑞信收購兩個半月後,我們正抓緊時間為所有股東創造價值,這是歷史上規模最大、最複雜的銀行合併之一,瑞銀正在贏回客戶的信任,降低成本,並採取必要行動創造規模經濟,這將使我們能夠更好地集中我們的資源和目標投資,以實現未來的增長。 」
Ermotti 指出,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該銀行將在明年年底前在瑞士裁員 3000 人,並削減 100 億美元的成本。
瑞銀預計,在收入穩定、成本節約、融資成本降低等舉措實施下,其三季度基礎稅前盈利有望實現盈虧平衡,核心業務稅前利潤可能在下半年扭虧為盈。
一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指出,在經歷收購瑞信所帶來的短期利潤「爆發式」增長後,瑞銀在改善業績方面所遭遇的挑戰同樣艱辛。
按照瑞銀的計劃,2026 年底實現成本收入比低於 70%,2026 年 CET1 股本回報率達到約 15%,但目前,瑞銀在扣除負商譽與收購交易相關費用後的成本收入比高達 80.3 %,且 CET1 股本回報率僅有 4.5%,這都意味著瑞銀在未來收購整合瑞信業務同時,還需更加註重降本增效與開源節流。
- 2025這樣投資AI最穩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