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與資訊〉法人科研成果展示臺灣創新實力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2022-11-27 10:00
撰文/張玉圓
創新研發界的年度盛事「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又來了!今年的創博會中,經濟部技術處「解密科技寶藏」專區,展出多項科專研發成果,包括國產整車線傳控制器、隨溫度變化的複合醫材溫感水膠、臺灣本土酵母庫、雷射血液微循環造影系統等,技術獨步全球、成為展場亮點,可望孵育出相關產業的全新商機。
「2022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aiwan Innotech EXPO;TIE)」匯集國內十大部會的創研成果,是臺灣產官學研向國際展示臺灣實力的重要平台,3 天展期吸引上萬人次進場參觀,已成為全球創新技術領域的重要展覽之一。經濟部技術處設置的「解密科技寶藏」專區,宛如創新科研的盛大嘉年華,匯集工研院、國衛院、塑膠中心、食品中心等 14 個研發法人專案,領域涵蓋:永續綠能、健康醫療、智慧生活、製造精進等,展示 80 項技術,大秀科研實力。
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林德生表示,技術處以科技專案支持法人研發創新前瞻的技術,每年產出超過 1,200 項科專成果,精選精銳部隊在 TIE 平台展出,這次展示有四大特色:第一,「解密科技寶藏」專區精選 80 項有助產業創新升級的技術,是展件數量最多的參展單位;其次,以輕科幻場景打造展場,用微電影、專題方式讓影像來說技術,使技術更平易近人;第三,針對產業需求,廣邀 60 個公協會、中小企業與青創業者規畫導覽與商洽,業者可以藉由此平台,快速與科專成果對接;最後,線上展館有 80 項技術中英文影片,可讓更多海內外產業人士遠距參與,有助迎戰產業未來的挑戰。
「解密科技寶藏」專區的多項研發成果,均接近商用或已導入市場,其中,複合式醫材溫感水膠、整車線傳控制器、高含浸技術暨熱塑碳纖複材加工製程整合平台、臺灣本土酵母庫、雷射血液微循環造影系統、光學式黑蜆選別系統等,都是最受矚目的創新焦點。
複合式醫材溫感水膠 關節炎患者福音
室溫下是液體,攝氏 37 度以上變成凝膠,這樣的物質有什麼妙用?工研院透過化學合成技術,將高分子進行聚合,研發出獨步全球的「複合式醫材溫感水膠」,堪稱世界領先的新型非添加交聯劑植入式生醫材料。
工研院研發的溫感水膠有三特點:一是進入人體後成凝膠狀,可固定於患部,對於骨科及軟組統修復、藥物攜帶、抗沾黏等更具療效;其次,水膠具有附著性,可結合藥物及生長因子,長時間緩慢釋放,強化修復功能。以退化性關節炎為例,以往多採手術或玻尿酸注射,前者具侵入性、後者則因容易位移而失去療效。採用溫感水膠,直接注射即可停留在患部形成保護;第三,水膠具備高度生物相容性且生物降解性佳,無不良反應且可被人體吸收代謝,因此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包括骨充填材、牙科及外科敷材、眼藥及癌症藥物傳輸、美容面膜等,可降低進口依賴,彌補國內醫材缺口。此一技術現已完成臨床安全性驗證,並擁有 GMP 生產認證,現正與北部一醫學中心進行人體臨床實驗,若能取得美國 FDA 認證,估計每年產值在新臺幣 25 億元以上。
整車線傳控制器 電動車的大腦與神經系統
傳統車輛的操控,是透過機械結構來傳遞力量,讓相關裝置作動;進入電動車時代,則改以感測器搭配電腦來傳遞訊號,進一步達成操控。工研院研發之「整車線傳控制器」,是國內第一套結合整車控制器(VCU)及線傳控制器(X-by-wire Controller)的新一代車用控制系統,前者為電動車輛的大腦,作出各種決策指令,後者如神經系統的傳導,是控制轉向、煞車、動力、排檔等操作的關鍵,特別適用於講究即時快速的自駕車應用場域。
此二合一解決方案,可縮短兩大控制器的溝通及加反應時間,並縮小零件體積,達到節能減碳。此系統由國人自主開發,軟硬體架構均符合國際頂級車規,並採用最高安全等級、具多重診斷及保護的晶片系統,其環境可靠度已通過第三方認證。未來可望打破車用作業系統多由國際大廠掌控的限制,提高國內供應鏈自主能量,並大幅降低廠商進軍電動車市場的成本。目前已委由國內廠商試量產,接獲訂單逾 1,000 套以上,搭載於北中南各地的電動巴士,並衍生出新創企業「科飛數位」,加速電動車產業發展。
高含浸技術暨熱塑碳纖複材加工製程整合平台
碳纖維具備高強度、輕量化以及耐高溫特性,屬於化纖中的高階產品,不過因無法被單獨使用,以往業界多採熱固樹脂與碳纖維複合,才能製成先進複材進行各種應用,其缺點為難以回收再利用,且生產效率低,一直是先進複材產業亟欲解決的痛點。國際大廠雖有可回收的熱塑技術,但以薄膜含浸技術打造的熱塑設備,造價昂貴且專利門檻高,相關原料更設下出口管制,不易取得。
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建構的「高含浸技術暨熱塑碳纖複材加工製程整合平台」,結合一系列自主含浸製程,以熱塑法開發出可重複加工應用的碳纖複材,具備輕、薄、強等特性,在厚度、拉伸及彎曲強度均媲美國際先進產品。此一平台的加工製程簡易,藉由材料改良及製程設備研發,不僅降低成本、生產效率提高 3 倍,更建立國內熱塑碳纖複材的自主能力,符合全球循環經濟及輕量化減碳等需求,可應用於航太高溫精密零組件、電動車、國防的高階利基市場。
臺灣本土酵母庫 為食品業創造多元化商機
酵母是食品產業應用最廣的微生物,但臺灣 9 成以上酵母仰賴進口,大多添加乳化劑且種類較少,缺乏風味上的獨特性。食品業者自行培養老麵酵母,則有穩定性不佳、不易放量、潛藏病源菌污染的風險。為解決國內業者的痛點,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援下,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建立臺灣第一個「本土酵母庫」,走遍高山、離島、平地,從水果、花卉、蝴蝶等採集分離本土酵母,應用於烘焙及釀造產業,例如產氣的酵母可用於糕點膨發、香味酵母可釀造啤酒。目前已收集 400 至 500 種菌種,提供給食品業者,創造多元化商機,包括酒醋釀造、咖啡的前處理、巧克力發酵、以及麵包或蒸炊糕點等。
這項技術提供風味獨特、天然、少添加的酵母菌酛,也發展出本土酵母的商業化標準製程,可協助進行快速菌種鑑別、優化食品製作並降低耗損、開發出具在地特色的高品質食品。
雷射血液微循環造影系統 血液循環看得到
國家衛生研究院結合雷射及人工智慧訊號判斷,打造出為全球第一個提供最大照射面積與高解析度的「雷射血液微循環造影系統」。藉由波長 805 奈米的雷射,觀察血液流動狀況,協助醫師即時判斷患者血液循環,適用慢性病及燒燙傷病患。只要將此系統移至患部,顯影螢幕上即以不同顏色顯示血液循環的優劣,並有數據供醫生參考。
「雷射血液微循環造影系統」的效益在於,將病患的血流、血氧數據列入常態量測,可得知手術前後以及藥物或食品對血液循環產生的影響,應用範圍包括燒燙傷面積檢測、癒後血管新生狀況、中風及糖尿病患之末梢血液循環變化等。目前已進入臨床實驗階段,與彰化基督教醫院合作,持續收案以提高系統的準確度,預估可縮短燒燙傷患者入院初期的治療時間約 5 成。該系統不僅可輔助醫生治療,另可協助臨床前或藥品研發階段測試產品功效,或用於個人健康照護。
光學式黑蜆選別系統 讓 AI 幫你挑蜆仔
你都怎麼挑選蜆仔呢?敲敲看?看外殼?現在有 AI 人工智慧幫忙,空貝、沙貝都逃不過近紅外線的法眼!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開發出以近紅外光學頻譜結合 AI 演算模型的「光學式黑蜆選別系統」,蜆仔通過機台,不到一秒鐘即可辨識活貝、空貝、沙貝,並於圖形使用者介面(GUI)顯示,準確率接近 100%。
有鑑於臺東養殖業者數年前自日本引進高營養價值的黑蜆,在東海岸無污染的環境養殖成功,已外銷日本,然而單靠人工篩選,品質良率僅約九成,無法滿足客戶的嚴格品管要求,難以進入超市等大型通路,也沒辦法用於二次加工的高單價商品,附加價值有限。透過光學式黑蜆選別系統雛形機,進一步開發出快速的自動化機種,可提升黑蜆養殖業者的篩選效率及出口品質,拓展高值新通路與多元化商機,讓業者擴大生產及加工規模,帶動東部傳統產業升級。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68 期 2022 年 11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