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籲貨幣金融改革 央行提5點回應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2022-08-08 21:01
對於中央研究院今 (8) 日發布台灣貨幣金融改革政策建議書,台灣央行提出 5 項說明,包括央行長年達成法定經營目標、法定經營目標不包含盈餘繳庫、各國適合的貨幣政策架構不盡相同、多個主要央行均未追溯公布外匯干預歷史資料,以及政府成立主權財富基金不宜由外匯存底無償撥用。
中研院批評央行的低利率和低匯率政策,讓台灣經濟奇蹟失落 20 年,並提出 4 個建言,(1) 台灣應效法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提升央行的獨立性、透明度與可究責性;(2) 央行應該公布外匯干預的歷史資料,並設立全職而專業的理事;(3) 應重新定位個體審慎監理和總體審慎監理主管機關,及設立金融穩定委員會;(4) 儘快修訂個資法以便建立完整的可攜資料權。
央行對中研院相關建言,提出 5 點回應,首先,據中央銀行法第 2 條,央行法定經營目標包括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維護對內和對外幣值穩定,以及在上列目標範圍內,協助經濟發展。
央行說明,長年以來,國內銀行資產品質和承受壞帳能力良好,且通膨穩定,新台幣匯率相較主要貨幣波動小,而我國長期平均經濟成長率高於全球平均,均顯示央行達成法定經營目標。
第二,央行法定經營目標不包括盈餘繳庫,不會為提高收益而犧牲貨幣政策獨立性。
央行再次強調,國內利率是由央行理事會綜合考量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後決定;新台幣匯率則由市場供需決定,且匯率變動而發生的利得或損失,依法不得列為當年度損益,因此,央行不需要更不會採取低利率及低匯率來達到盈餘繳庫的預算目標。
第三,由於各國體制包括經濟規模、金融體系運作模式差異甚大,各國適合的貨幣政策架構,不盡相同。
例如,大型經濟體其貨幣政策主要考量利率對總體經濟的影響,台灣則為小型開放經濟體,貨幣政策須同時考量利率和匯率穩定,將持續檢視貨幣政策架構的妥適性,必要時進行調整。
第四,目前央行、新加坡金管局、南韓央行和瑞士央行均為落後一季公布外匯干預資訊,其中,央行和新加坡金管局公布半年資料,南韓央行和瑞士央行則公布季資料,且近年公布外匯干預資訊以來,均未追溯公布前歷史資料。
第五,央行對政府成立主權財富基金向來持正向態度,強調應先立專法,成立獨立的專業管理機構,資金來源可由政府編列預算或發行特別公債,取得新台幣資金交予該專業管理機構,其再於外匯市場購買外匯,從事國際投資,但不宜由外匯存底無償撥用。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