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大減資時代市場反應好壞參半 首季17家上市公司瘦身為哪樁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2-04-05 10:1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大減資時代市場反應好壞參半 首季17家上市公司瘦身為哪樁。(鉅亨網資料照)

台股今年吹起現金減資風潮,先是長榮 (2603-TW)、國巨 (2327-TW),後有友達 (2409-TW)、十銓 (4967-TW),資本市場對於減資的評價好壞參半,令投資人霧裡看花,也擔憂是否會被「割韭菜」,儘管公司強調以長遠營運方向作為考量,不過,各家公司營運狀況及產業展望不盡相同,《鉅亨網》幫讀者整理出第一季已宣布減資計畫的 17 家上市公司,瘦身計畫到底為哪樁。


一般來說,企業辦理現金減資大多被認為是利多,不外乎有幾大原因,一、降低股本,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二、大股東規畫將資金轉作其他投資;三、大股東尋求合法節稅管道;四、公司現金太多,外部環境難以預測,無值得進行的投資項目。

此外,部分公司為了彌補虧損,也會透過減資方式來健全財務結構,如此一來才能引進新的投資人進來。

今年第一季共有 17 家上市公司宣布辦理現金減資,幅度從 5-60% 不等,幾乎集中在 3 月公告,分別為燦坤、長興、中環、合勤控、凱美、長榮、同欣電、國巨、美隆電、金像電、好樂迪、巨路、云辰、東森、十銓、友達及冠軍,產業涵蓋各領域。

從各家公司宣布現金減資後的股價漲跌幅來看,市場反應不一,統計至 4 月 1 日止,美隆電股價累計下跌逾 12% 最重,十銓、中環、長榮也有 5-8% 不等的跌幅;觀察股價上漲的公司,以燦坤漲逾 1 成最多,冠軍、金像電均漲逾 5%,投資人給予的反應好壞參半。

事實上每年都有企業減資,但今年最引發關注的莫過於貨櫃航商長榮,長榮 2021 年稅後大賺 2390 億元,年增 8.8 倍,EPS 高達 45.57 元,明明賺翻天卻破天荒減資高達 6 成,每股退還股東現金 6 元,加上擬配發 18 元現金股利,合計派發 24 元,此次減資配息擬發出 1200 多億元,讓眾多投資人摸不著頭緒。

長榮總經理謝惠全說明,此次減資主要考慮三大因素,包括股東權益、未來的投資計畫和目前的財務狀況現金充裕,不過,市場也傳出可能是長榮集團哥哥派和弟弟派爭奪經營權的一種手段,透過減資讓股東持股同步減少,後續可能再增資或執行可轉換公司債的轉換權,以增加持股,但該說法遭到公司否認。

至於面板大廠友達,此次除了宣布現金減資退還股東每股 2 元現金外,董事會還通過未來三年提供穩定且明確的股東報酬計畫,也就是今年每股擬配發 1 元現金股利,剩餘股東報酬 2023、2024 年發放,引發市場反應兩極。

不過,友達本身為景氣循環股,待疫情高峰過後,內需產業逐步復甦,董事長彭双浪多次強調,面板業將回到過去季節性需求的循環景氣,因此,此次瘦身主要為長期營運考量,一方面透過長期穩定的配息讓股東滿意,吸引長期投資人;另一方面代表面板長年來高資本支出時代結束,因此將錢還給股東提升 ROE;此外,減資也是最能直接鞏固經營權的方式。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是市場公認的減資常客,此次為時隔 5 年再度辦理,也是國巨史上第 5 次減資,預計每股退還股東 2 元現金,國巨近幾年雖然因應併購,導致股本膨脹,但另一方面,也積極透過減資調整資本結構、維持股本大小,公司自 2013 年至 2017 年期間,就減資了 4 次,今年泛國巨集團現金減資的成員還有凱美及同欣電,分別減資 20%、10%,引起市場關注。

今年進入大減資時代,就有立委提出質疑,憂心小股民慘遭割韭菜,雖然說並非所有減資的企業背後都有套利意圖,但為了避免惡質操作,立委呼籲金管會應善用行政裁罰權,加強行政指導作為,讓減資回歸「中性」的本質,建議提高減資門檻,才能保障多數投資人權益。

無論減資的目的為何,與公司股價漲跌並沒有絕對的關係,專家指出,雖然企業透過減資讓財報 ROE、EPS 變好看了,股價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但基本面並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投資人還是要回歸公司的營收獲利成長與接單狀況,並觀察未來產望及產業趨勢。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當沖高手_強

#偏弱轉強股

#極短線強勢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