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加速去美化 中芯、長江存儲等中企減用美國半導體設備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2020-09-09 13:50
日經亞洲評論周三 (9 日) 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晶片製造商擔心華府會進一步升高制裁,正在加快去美化腳步,試圖降低對美國半導體設備的依賴,例如中芯對產線進行試驗,長江存儲努力實現在地化目標。
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和中國第一家 3D 快閃記憶體製造商長江存儲 (Yangtze Memory Technology) 等企業都已經立下遠大目標,將嘗試在製程中導入本土和非美國設備。多名消息人士說,一些國營晶片廠已經落實這件事。
一名消息來源透露,中國晶片業者已經從應用材料 (Applied Material) 等公司,囤積相當於好幾年的庫存。「這是一場真正的地緣政治風險,迫使中國製造商盡快擬定 B 計畫。」
根據報導,中芯將嘗試年底之前在不使用美國設備的情況下,嘗試生產 40 奈米晶片,三年後希望用同樣方式,生產出更多 28 奈米晶片。
此外,據悉從 5 月以來,長江存儲每個月都提高使用本土設備和材料的比率,目標是讓使用本土供應商的設備比率從目前的約 30% 提高到 70%。長江存儲正在拉攏更多中國企業成為合格供應商。
半導體產業攸關國家安全,因此是美中科技戰的焦點。不只中國企業,南韓三星電子和台灣的台積電都使用美國軟體和設備。
美國在 5 月對華為實施出口管制之後,北京當局力拚半導體業自給自足。然而川普政府封殺範圍擴大到其他中國科技公司如 WeChat、Tiktok,高度依賴美國設備供應的中企也愈來愈擔心。
野村證券分析師 Donnie Teng 說:「長江存儲預料美中貿易戰還會升高,因此比原先預期更早訂購 (設備)。」該公司 6 月就已下訂用於明年拓展業務的機械,比原本規劃時間提早好幾個月。
Teng 表示,身為中芯最大客戶的華為,持續推動中國晶片代工廠研究和使用更多國內半導體設備,但進度一直很緩慢。28 奈米部分,中國設備僅能應付需求的 20%。
此外,中芯想打造非美國產線,還需要日本、南韓、台灣工具業提供工具和資源。
半導體製程長期由以下企業主導:美國三大公司科林研發 (Lam Research)(LCRX-US)、科磊 (KLAC-US)、應用材料 (AMAT-US),以及歐洲的 ASML,和日本東京威力科創。
一些鮮為人知的中國新興企業則包括 Naura、中微半導體、華海清科、盛美半導體 (ACM Research)、Shanghai Precision Measurement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他們專注生產的許多工具,得到北京半導體業國家融資平台、即所謂的「大基金」支持。
路透上周報導,中芯可能被美國列入貿易黑名單,周一股價重挫 23%。這項消息連帶讓周一休市的科林、科磊雙雙挫跌逾 9%,應材股價跌 8.7%,費城半導體下挫 4.7%。
騰旭投資長、瑞銀資深科技分析師程正樺 (Jonah Cheng) 說:「全面改採非美國晶片設備,勢必影響中國晶片廠的產品競爭力,但長期而言,這些美國企業的市場定位"也會受到影響。」
- 2025這樣投資AI最穩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大戶買散戶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