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基金

經濟軟趴趴 專家:亞洲各國將競服寬鬆猛藥

鉅亨網李家如 綜合外電 2015-04-01 18:40


近來亞洲各國還有進一步實施寬鬆貨幣的空間 
專家指出,近來亞洲各國仍有實施寬鬆貨幣的空間(圖:AFP)

眼看中國企業正在不景氣中苦苦掙扎,加上中國內需不振、亞洲地區 3 月份經濟數據令人失望與全球需求持續疲軟等多項利空。根據《路透社》最新報導,暗示近期亞洲各國高層決策者可能不得不得推出更多刺激政策,以激勵經濟成長。


本周三最新公布的中國製造業與服務業最新數據顯示,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依舊在經濟疲弱的風險中苦苦掙扎,也讓中國政府最新喊出年度增長 7% 的目標面臨危機。

中國物流與採購網暨中國統計局公布 3 月份製造業 PMI 自上月的 49.9 緩步上升至 50.1,匯豐控股同日公布的 3 月份 HSBC 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終值卻自前月的 50.7 下降至 49.6,該數據主要側重於中小型企業於製造業活動表現。

這兩項位在 50 榮枯線邊緣徘徊的指標,顯示目前中國經濟仍處於低迷狀態,同樣也可能反應在即將於 4 月 15 日公布的中國第一季經濟成長數據上頭。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近來的政策方向,例如對房市貸款規定大幅放寬,顯示政府高層對經濟的擔憂正日漸增長。我們認為這顯示未來將有更多的寬鬆措施,特別是財政寬鬆政策將會陸續推出」

屈宏斌提到,未來兩周內會有更多 3 月份經濟數據公佈,將能進一步證實中國現今經濟情勢與官方目標存在落差,這也將強化中國央行進一步推出寬鬆政策的可能性。

同樣身為亞洲經濟大國的日本,近來也面臨推出更多寬鬆措施的呼聲。身為「安倍經濟學」舵手之一的自民黨議員山本幸三 (Kozo Yamamoto) 呼籲,日本央行必須在本月底舉行的政策會議上,進一步加碼寬鬆政策。「目前經濟仍處於停滯的局面,恐導致物價進一步下滑,對日本央行而言,無所作為並非可行的選項。」

隨著 3 月份日本製造業活動擴張較前月緩步下滑,國內訂單創下近一年來首度萎縮,顯示日本經濟復甦的力道正在放緩。而即將公布的歐元區與美國製造業調查,儘管受到希臘恐退出歐元區的利空籠罩,目前外界預測歐元區 3 月份商業活動仍將創下 4 年來最快增幅,暗示潛伏以久的經濟成長正在悄悄萌芽。

不過分析師也預測,即將公布的美國製造業活動指數受到近期冬季惡劣天候與聯準會上半年恐將升息影響,也不會有太讓人振奮的結果。[NT:PAGE=$]

回到亞洲,近期日本銀行調查發現,不少大型企業隨著需求放緩,正著手進行削減開支計畫。而南韓上月出口創下近兩年來最大出口跌幅,通貨膨脹率也來到自 1999 年來新低點,迫使南韓央行再度降息的壓力隨之升高。

這樣的經濟數據固然反映國際油價下跌壓低區域間的通膨率,但如影隨形的需求疲軟,對於中國在內等部分國家,將日益加深通貨緊縮的疑慮。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表示,油價下跌及通貨緊縮兩大因素,將成為亞洲各國央行放寬貨幣政策的催化劑。

今年度截至目前為止,印度已降息兩次,而迄今進行兩次降息、調降存準率一次的中國,預料將會採取更多寬鬆措施穩定經濟增速。其他亞洲國家包括新加坡、南韓、泰國、印尼與澳大利亞,近期也紛紛降息引發市場關注。

經濟學家認為,以目前亞洲整體情勢看來,隨著經濟增長放緩、通膨率降低,貨幣情勢相對走貶,寬鬆措施還有進一步實施空間,特別是中國與東南亞地區。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