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斗衛星完成布局 冀望擺脫對美依賴
鉅亨網編譯陳達誠 2020-06-23 18:51
中國當局在週二 (23 日) 的時候宣布,「北斗」這套中國版的全球定位系統 (GPS),已正式建構完成,冀望擺脫對美國的衛星系統依賴。
主導北斗的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宣布在 6 月 23 日上午 9 點 43 分的時候,北斗最後的第 55 顆衛星,於四川省的發射中心升空,並成功送入軌道。
中國於 1994 年的時候開始著手系統研發,並於 2000 年時,成功將北斗的首顆衛星送上太空。於 2011 年底開放給民間使用,2012 年開始在中國及太平洋島嶼地帶提供衛星定位服務。到了 2018 年底,更將範圍擴大到了全世界。
北斗衛星定位系統,是從 55 顆衛星當中,選擇其中條件最佳的 35 顆來作定位。中國官媒表示,這樣的數量比起 GPS 系統的 31 顆還要來的多。就民間用途而言,準確度的水準最高,可計測到 10 公分單位。比起 GPS 系統所提供的民用服務要來的更加準確,可說已達軍用水準。
美國最早是在 1978 年的時候,發射了首顆 GPS 衛星。於 2000 年的時候,也在民間用途方面讓人們更容易使用。而中國在最早時,應該也有使用美國 GPS 的定位服務。
然而中國在 2008 年四川大地震的救援活動中,在 GPS 的使用上出現狀況,中國也因而決定加快布局。從 2009 年開始的 10 多年時間,中國當局一共將 50 顆的北斗衛星送上太空,時間較原先預定早了半年完成。
北斗完成後,中國在軍民雙方面將可加速脫離對美國的依賴。相關人士透露,在邊境、海上的巡邏等都有使用北斗。另外「一帶一路」沿途國家的基礎建設,也都有利用到北斗的定位服務。目前已推廣到 120 個國家。
在中國銷售的智慧型手機當中,有 7 成以上可接收北斗訊號。中國媒體表示,華為、小米等所推出的約 300 款機種,都可使用北斗提供的定位服務。裝置的累計銷量已達 3.7 億台。今後也會推動在 5G 及物聯網方面用途。
伴隨著北斗在服務上的擴大,2019 年的北斗服務與相關產品生產的經濟規模,也出現年增 14% 至人民幣 3450 億元。是 5 年前的 2 倍多水準,也預估在 3 年內達到人民幣 5 千億元規模。
而在「中國製造 2025」的規劃當中,中國要在今年夏天實施火星探測任務,2022 年左右要完成獨自的太空站,2030 年要成為太空強國。也由於衛星導航系統與高科技及國防密切相關,美國也勢必會對中國的各項太空計劃加強警戒。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