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與資訊〉無人經濟 AI創未來
工業技術資訊月刊 2020-02-16 12:00
人工智慧飛速進展,掀起無人化的世紀革命,顛覆既有商業運作。自駕車、無人機、無人商店、送貨機器人…… 無人經濟浪潮從無到有,充滿無限可能。看好未來無人商機,工研院扮演產業領頭羊,率先投入自駕車、無人機的研發,以扎實技術力不斷取得成果突破,讓臺灣在這場未來競逐中搶得先機。
強強連手 國產自駕巴士產業落地
智慧運輸是發展智慧城市的核心關鍵,更是工研院 2030 智慧生活技術策略藍圖的重點。繼臺中花博自駕電動巴士成功試運行,工研院再度攜手車王電子,將在 2021 年前打造 10 部國產自動駕駛電動巴士,預計試量產的第一輛自動駕駛電動巴士,最快 2020 年第一季就會出廠。這項臺灣最大規模的自駕車產研合作案,導入工研院研發的「自駕感知與決策次系統」,克服臺灣及亞洲地區的汽機車混雜、長雨季等特殊道路環境,更整合馬達、儀表、系統、感測器及聯網資安等 14 家國內車用電子設備及軟硬體廠商,規劃今年底前結合在地公車業者,於特定場域行駛驗證,期望建構臺灣自動駕駛產業,切入國際車廠一級供應鏈。
工研院獲全臺第一張自駕車牌
如果在南寮漁港遇無人駕駛的汽車,請別害怕,這是由工研院自主研發,取得全臺首張自駕車車牌的「Taiwan No. 0001」。工研院與新竹市政府合作,共推自駕車在南寮漁港上路,不僅展現工研院自駕領域的研發實力,也開創臺灣智慧駕駛的新里程。與多數自駕車仰賴 GPS 技術不同,工研院自駕車擁有先進的感測系統,運用「同步定位與地圖建構技術」(SLAM),結合 AI 深度學習辨識路況,以及高精準度的 3D 動態地圖資料庫,即便是滂沱大雨,或是 GPS 訊號不佳的地下室及隧道,也能暢行無阻。此外,工研院自駕車採用軟體模組化設計,可依照場域和功能需求,快速安裝至小貨車、轎車、大卡車、巴士、休旅車等各式車款,全方位滿足未來自駕市場的需求。
工研院無人機杜拜獲獎
看好商用無人機市場,工研院致力投入「高負載高續航無人機」研發,不僅榮獲 2019 CES 創新獎,更是亞洲唯一入圍全球無人機盛事「杜拜國際無人機競賽」(Drone X Challenge 2020)的研發機構。工研院無人機因創新的機身設計,與高效的槳葉及馬達設計,可依不同負載需求,調整軸數與軸距,並具備高負載、高續航等特點,獲評審青睞。未來若進入決選,更有機會參加中東國際無人機展覽,為臺爭光。高負載高續航無人機可應用於物流運輸、農藥噴灑,以及消防救災或巡檢,負載力重達 25 公斤、續航時間達 20 分鐘。目前工研院已和苗栗縣政府合作進行銅鑼杭菊農藥噴灑、新北茶園農藥噴灑,先前也曾協助屏東枋寮農會運送芒果,以科技加持農業,共享科技研發果實。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37 期 2020 年 1 / 2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穩定獲利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