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美中貿易大戰之際 哪個亞洲經濟體更接近「下一個中國」?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2019-11-12 20:00
隨著中美貿易戰爆發,亞洲哪個開發中國家可接棒中國的「世界工廠」王座的爭論,再次成為焦點。一份最新的報告顯示,印度及印尼可能是目前的領先者。
《彭博經濟研究》週二 (12 日) 發布的報告認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完全複制中國的成功,這些希望大顯身手的亞洲經濟體,有著各自的優缺點,美中貿易戰為他們創造新的契機,但是他們終將面對自身的問題。
中國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之後,全力拚經濟,利用近三十年時間,建立了工廠、供應商、物流服務和交通基礎設施的綜合網路,此一網路的建立,還得到來自日本、台灣和香港的資金和技術支持,當時對於環境、工人權利等問題缺乏重視,執行的政府規定也很少,在經濟掛帥之下建構了一切。
彭博經濟研究從勞動力和商業法規等六大指標,針對亞洲十個經濟體進行考量,經濟學家舒暢和 Justin Jimenez 在報告中表示,沒有哪個單一經濟體有實力取代中國,很多經濟體具有低成本優勢。但是除印度外,其他經濟體都無法與中國的規模相提並論。
這份報告列出的前三順位分別是:印度、印尼及越南。
中國仍具優勢
報告指出,雖然美中貿易對抗進行超過 1 年,但真正移出國家的本地廠商不算多。一些原以美國為主要外銷地的工廠,在壓力下設法搶奪其他市場。例如,位於泉州的奎生工藝,他們的策略是在歐洲申請專利,以擴大在歐洲的銷售,而非將工廠轉向東南亞。
原因之一,在於中國仍保留了許多其他優勢,像是穩定的領導、龐大的國內市場以及相對良好的資本獲得管道。工廠也已經在過去數十年競爭下,致力找尋出降低成本、簡化生產及提高運輸效率的做法,這不能保證在其他國家還能做。
總部位於廣州的 V-Trust Inspection Service Co. 業務發展經理 Joao Barbosa 表示,即使貿易戰繼續下去,中國仍然是主導者,因為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仍然存在巨大差距。他說,當今中國的許多製造商,都不需要第三方質量檢查。“但是對於越南完全相同的產品,就會需要這麼做。
雙印最為接近
相對於中國目標放在「超英趕美」,印度大約從 5 年前開始鎖定以中國為追趕目標,總理莫迪 (Narendra Modi) 提出「印度製造」,鼓勵外資設廠。
到 2050 年,印度有望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說明他們不缺少規模及勞動人口。但相較於廉價勞動力的大量供應的優勢,他們有著其他的弱項,像是基礎設施不足、過時的土地和勞工法規、以及官僚主義等等。
印尼在接班排名第二,其實也是類似的問題,他們在宏觀經濟穩定方面擊敗印度,但由於基礎設施不佳,而落後印度。總理佐科威 (Joko Widodo) 今年 9 月曾說,印尼未能吸引中國廠家進入,主因在於投資者對當地繁瑣的法規仍保持警惕。
印尼去年啟動新的中央政策,以更容易取得營業執照。但是曾歷經工廠由泰國轉來印尼的夏普公司資深主管 Andry Adi Utomo 表示,這點幫助不大,因為還需要取得地方政府的同意,相關稅收也仍存在。
越南仍待努力
越南經常被認為是貿易戰的潛在贏家,但報告認為,即使擁有這個優勢,其實也是短暫的。基礎設施不足同樣是弱點,而流入新工廠的資金,讓越南的道路及碼頭都變得難以負荷,對港口擁堵的投訴也愈來愈多。
這份報告中,排除了一些先進程度更高、成本更高的經濟體,例如台灣。
報告認為,另一個變數在於新技術的出現,改變了生產與供應的關係,讓中國的成功更難複製。隨著自動化成本的下降,借由機器人生產,可以讓部分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產業,能夠將生產更移近市場,縮短供貨時間,例如服裝製造。
(本篇文章不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