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東風集團前8月銷量下降1.65%,能否走出至暗時刻?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9-12 18:06


提起東風汽車,不少人都會想到讓人揚眉吐氣的國產汽車製造商。然而,在乘用車領域,東風集團(00489-HK)更多是依靠合資車支撐。隨著召回事件等因素影響,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東風集團的業績表現都不盡如人意,苦日子仍未結束。

我們先來看一下東風集團的銷情。

前8個月銷量下降1.65% 自主品牌銷量依舊慘澹

根據東風集團9月11日公佈的2018年8月份產銷快報,單計8月,汽車生產量同比減少8.00%至22.64萬輛,銷售量同比減少11.07%至22.71萬輛。1-8月,累計生產量同比增加1%至202.15萬輛,累計銷售量同比減少1.65%至192.32萬輛。其中,乘用車累計生產量同比增加2.08%至173.42萬輛,累計銷售量同比減少1.92%至163.2萬輛。


來源:港交所 (東風集團1-8月產銷快報)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銷量跌幅達11.07%,造成今年上半年銷量略有漲幅的東風集團1-8月的銷量下滑了1.65%,繼而影響到全年銷量。

乘用車作為東風集團的一大收入來源,銷量在前8個月有近2%幅度的下降。財華社發現,造成銷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東風集團自主品牌東風柳汽在乘用車方面的銷量有高達33.41%的下降,相當的慘澹。另外,東風集團的合資品牌汽車東風本田在1-8月也有6.75%幅度的下滑。

來源:港交所(東風集團1-8月產銷快報)

東風集團在2018年半年報中也有表示,乘用車用車業務營業收入為244.74億元(人民幣,下同),降幅約為6.4%,收入的減少主要來自於東風乘用車業務及東風柳汽的乘用車業務。

由此看來,東風集團與其他幾大上市汽車企業類似,自主業務依然無法支撐集團整體業績,甚至影響到集團業績的增長。而對東風集團來說,除了自主仍待發展,合資板塊或許更值得被關注。

合資板塊難以獨當一面 苦日子仍在持續

對於自主研發能力及市場佔有率在世界範圍內相對薄弱的東風集團來說,合資板塊是影響其生存的重要業務。合資板塊在近幾年的強勁表現對拉動東風集團的淨利潤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經過財華社梳理,發現東風集團在合資板塊方面危機四伏,難以獨擋一面,苦日子依舊看不到頭。

東風集團與法國雪鐵龍公司合資合作的神龍汽車,是東風集團合資板塊中重要的一環。無論是在生產量及銷量,今年累計都出現下滑態勢。今年前8月總銷量18.71萬輛,同比下降了4.12%,與新設的全年目標41萬輛差距甚大,要達到目標已不現實。

根據此前數據,神龍汽車和東風標緻雪鐵龍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合併的財務報表中,2017年淨利潤虧損61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4.65億元),其中東風集團應占虧損30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32億元)。

之所以銷量下滑,虧損嚴重,很大程度上在於神龍汽車近期遭遇的一系列危機:2017年初,由於銷量慘澹,神龍汽車大量工人“閒置”。去年春節前,神龍汽車確定要將近2000名工人調往東風本田,並在春節後開始調配。

2017年10月,“PSA 集團全球樣板工廠”之稱的神龍汽車武漢二廠將被租借或者轉讓給兄弟單位東風本田。2018年6月,神龍汽車武漢二廠再次被曝將被出售給東風日產。5月份因機罩內外板問題召回部分進口雪鐵龍C4畢加索系列汽車。

受一系列負面消息影響,市場行情不容樂觀。其實,神龍從2014年開始就開始走下坡路了,2014及2015年銷量維持在70萬輛,到2016年則縮減到了60萬輛,再到2017年則斷崖式下跌至43.3萬輛。

至於另一個合資品牌東風本田也讓東風集團頭疼不已。受CR-V停售、投訴與日俱增以及“機油門”風波的影響,東風本田旗下思域、CR-V、UR-V等暢銷車型一度被召回,從而導致東風本田今年1-8月銷量為42.4萬輛,同比下降6.75%。若在後半年依舊沒能改變頹勢,東風本田將會終止年銷量三連漲的勁頭,而到2020年突破100萬銷量的宏偉目標也要打一個問號了。

奮力一搏 渴求扭轉乾坤

面對合資品牌的萎靡,以及自主品牌的慘澹,東風集團並沒有氣餒,而是奮力一搏,以扭轉乾坤。

在央企改革的大背景下,東風集團近期對公司高層進行2015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換血”。7月24日起,從東風商用車領域開始,東風商用車、乘用車等部門進行了領導班子調整。東風集團意在通過此次調整,推進其自主板塊的快速發展、做強做大。

此番人事變動人數較多,有消息稱,將涉及中高層管理幹部50位左右。財華社認為,因在自主品牌板塊上,近年來東風集團乘用車和商用車的市場表現都不盡如人意,東風集團方面通過高層換血、人員調整來推進內部結構變革,增強企業的管理以及業務開展,加速自主板塊的發展。

在戰略方面,東風集團公司定下了一個目標:未來5-10年,自主研發能力和水準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形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優勢,新能源汽車2020年度銷量達到25萬輛。為此,東風集團計畫,東風未來在五化方面的資本支出在14-15億左右/年,其中2019 年新能源投入13億左右,2020年新能源計畫投入18億,總體五化20億元。

在自主汽車板塊在市場上吸引力不足的同時,東風集團踏上新能源汽車艱難險阻的道路,這對於業績表現太牽強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巨大的包袱。畢竟國產品牌上汽、吉利以及比亞迪等車企在自主品牌方面的口碑和市場份額更勝一籌,新能源板塊也取得較快的發展。很明顯,東風集團已處於落後的尷尬位置。

合資公司不確定性大,自主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十分被動;新能源乘用車利潤較呆滯,加上補貼減少,將增加東風集團虧損額,拉低盈利能力。

身處險境的東風集團,唯有憑藉巨大的勇氣與智慧,才有逆轉命運的可能。東風集團能否走出自己的至暗時刻,揭幕時間也許就在這幾年。

作者:覃漢計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