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遭遇銷量拐點!從蘋果、華為、vivo到富士康都在尋找新增長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2-06 14:03

日前,國際數據分析機構 IDC 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 年全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 14.72 億部,較去年同期的 14.73 億部,下降 1%。這也是自 2007 年「iPhone」問世以來,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首次出現滑坡。富士康作為手機產業鏈一環,也受到影響,開始轉型。

據 TechCrunch 報導,富士康宣布將在人工智慧研發方面進行重大投資,以期在逐漸冷卻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尋求新的業務增長機會。富士康總裁郭台銘表示:

「在未來五年內,我們將投入至少 100 億新台幣 (約合 3.42 億美元) 用於招聘頂尖人才,並在所有生產基地部署人工智慧應用。」「如果人工智慧部署非常成功或者產生效果,我們可能會投入 100 億美元甚至更多。」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家全球創新型的人工智慧平台,而不僅只是一家製造公司」。

眾做周知,富士康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企業,主要生產電腦、網路通訊、消費電子等高科技關鍵零組件與系統產品。近來,這家公司正在大舉進軍人工智慧領域,從而搭建新的增長引擎。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富士康準備在全球範圍內聘請 100 名頂級人工智慧專家,同時招募上千名有經驗的開發人員,致力於構建使用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的應用程序。

此外,富士康還與吳恩達(前百度首席科學家)新成立的 Landing.ai 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共同打造 AI 技術、人才和系統。

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萎縮的大環境下,尋找轉型發展出路的不僅是富士康,蘋果、vivo、華為等幾大手機製造商也在積極開拓新的業務增長點。

蘋果服務或將取代 iPhone 成為增長支柱

一直以來,投資者們都把 iPhone 等硬體業務視作蘋果的主要收入來源。近日,《華爾街日報》文章認為,在 2020 到來之前,如果 iPhone 的銷量停止增長,甚至出現下滑,那麼服務費用將會成為蘋果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蘋果服務業務涵蓋數字內容和服務,包括 iTunes、App Store、Apple Music、AppleCare、Apple Pay。事實上,蘋果的服務業務近幾年經歷了飛速增長,已經逐漸成為蘋果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根據蘋果公司公布的 2018 年第第一季財報,數據顯示,本財季服務業務營收達 84.71 億美元,年增率增長 18%,占總營收的百分比為為 9.59%。此前,在蘋果發布的 2017 年第第四季財報中,其服務板塊一度占據整體營收的 16%,成為第二大收入來源。

雖然 iPhone 的營收仍然具有絕對領先優勢,但其增速已不及蘋果的服務業務,出貨量也出現下滑,目前只能依靠高單價來維持營收增長。因此,蘋果公司 CEO 蒂姆 · 庫克(Tim Cook)也非常重視服務業務的發展,他表示,希望蘋果的服務收入到 2020 年能夠達到 2016 年的兩倍。

vivo 欲構建世界上最大的手機用戶平台之一

為了不在這場全球競賽中落後,大陸地區的手機製造商也在積極尋求新的發展方向。

2 月 3 日,在 vivo 公司年會上,vivo 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沈煒就坦言:「我們深知,vivo 目前的整個系統這幾年儘管高速增長卻是一直疲於應付,整個體系支撐現有的規模已然暴露出種種問題,要想健康長久地讓我們的事業基業長青,我們必須要迅速檢討修正改善從而變得卓越。」因此,vivo 還大力引進全球高端人才,基於各自專業維度迅速提高認知和能力水平。

對於未來的發展,他表示:「目前 vivo 在全球同時在線的手機用戶已經超過兩億,vivo 的目標是構建世界上最大的手機用戶平台之一。」沈煒還透露,「vivo 將不斷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除了大力布局 5G 和 AI 之外,2018 年 vivo 也將推出世界級創新的產品,從供給側引領消費需求的增長」。

此前,vivo 於 2 月 1 日正式向市場發售全球首款屏幕指紋手機。稍早時候,X20 Plus 屏幕指紋版也從 CES 展會捧回了由英國知名科技媒體 TechRadar 頒發的最佳創新獎。

華為希望企業業務 5 年內成為公司支柱

2017 年底,華為首席執行官胡厚昆在新年致辭中表示,公司預計 2017 年營收將增長 15%,達到 6000 億元(約合 920.8 億美元),這一增長率也是華為自 2013 年來的最低水平。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日益緊張,華為近年來的營收增長速度一直在減慢,近日還被曝出尋求轉型。

胡厚昆表示,華為企業業務需要保持中等偏上的增長速度,並在 5 年內成為公司的支柱業務。

此前,根據華為方面發布的 2016 年財報顯示,企業業務營收為 406.66 億元,年增率增長 47.3%,遠超其他業務。雖然目前看來其營收占總支出較低,但據華為預測,在未來幾年內,全球企業業務市場規模將達到 14000 億美元。與此相對應的是,消費者業務 2700 億美元,營運商業務 1500 億美元。

眾所周知,華為整個公司分為三大業務:營運商網路 BG、企業業務 BG 和消費者 BG。營運商網路 BG(Business Group,業務集團)不用多講,就是華為的起家法寶;消費者 BG,是以手機為代表的消費產品;企業業務 BG,則是聚焦 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資訊通信技術)基礎設施,旨在政府及能源、金融、交通、製造等行業,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企業業務 BG 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雲業務。

早在 2007 年,華為就成立了聚焦雲端運算的虛擬化研究部,開始投入雲端運算相關研究。

2017 年 3 月,華為輪值 CEO 徐直軍宣布華為將成立 Cloud BU,與合作夥伴一起強力推出公有雲。

2017 年 9 月,華為輪值 CEO 郭平表示華為將致力於成為未來全球「五朵雲」之一。由此可見,華為在雲服務市場的雄心壯志。

今年 1 月 17 日,華為雲與用友雲聯合發布了營銷雲、協同雲、稅務雲、U8 cloud 四大通用企業服務。雙方欲通過合作幫助行業用戶實現雲端創新、重塑商業場景,雙方各取所長,優勢互補。

1 月 11 日,華為與金蝶國際公司宣布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公有雲領域、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市場推廣、國際化業務、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展開全面深入合作,助力全球企業數字化轉型。

華為 IT 雲端運算與大數據平台產品線總裁馬力曾表示,華為雲期望提供穩定可靠、安全可信和可持續演進的雲服務,做企業雲轉型的倡導者、推動者、領導者。

 

我們深知,vivo 目前的整個系統這幾年儘管高速增長卻是一直疲於應付,整個體系支撐現有的規模已然暴露出種種問題,要想健康長久地讓我們的事業基業長青,我們必須要迅速檢討修正改善從而變得卓越。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