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美元影響力漸失?新興市場發起去美元化運動 主宰地位現變數

鉅亨網薛景懋 外電報導


图片说明
美鈔(圖:AFP)

隨著新興市場逐漸開始降低對全球貨幣的依賴,強勢美元在開發中國家的主宰地位未來可能出現變數。


《CNBC》報導,根據 SWIFT 數據顯示,全球金融商品交易中,以美元進行的比例約占 80%,但是,在過去數個月以來,俄羅斯、中國掀起一波貨幣運動,傾向在貿易中直接使用自己的國家貨幣結算,一方面可以抬升盧布和人民幣的威望,一方面可以跳脫以往以美元進行結算的情況。

中國人民銀行去年 10 月中旬與俄羅斯簽署為期 3 年的「貨幣互換協議」,金額高達 1500 億人民幣。此外,2 月底時,外電消息傳出,俄羅斯和印度預期將成立聯合工作團隊 (JWG),籌畫盧布兌印度盧比的合作機制。據悉,俄羅斯也有意與埃及進行相關合作。

West Shore Funds 首席全球策略師、《貨幣戰爭》作者 Jim Rickards 表示,新興國家開始擺脫美元、改用本幣進行雙邊貿易,將成為未來的趨勢,對於美元的影響甚大。

國際基金貨幣組織(IMF)副總裁筱原尚之 (Naoyuki Shinohara) 2 月中旬也表示,目前全球經濟增長狀況脆弱且發展不均,呼籲亞洲新興市場應積極的「去美元化 (de-dollarization)」,以避免相關風險。筱原尚之指出,在部分情況,貿易高度美元化有助於交易的進行,但也有缺點,如必須限制匯率波動避免外部衝擊,且抑制住央行對流動性的掌握度。

相較之下,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則不斷攀升。根據國際清算銀行 (BIS) 及 SWIFT,人民幣擠入國際貿易中最常使用的前 10 大貨幣。外匯交易平台 EBS 今年初表示,人民幣為 2014 年全球貿易使用量前 5 大。

儘管如此,專家認為,美元作為全球外匯存底的地位仍無法動搖。Rickards 指出,目前全球的外匯存底,美元仍占近 61%,較 10 年前的 70% 減少,但仍占相當大量。

另外,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仍多以美元計價,Reorient Financial Markets 的經理 Uwe Parpart 表示,只要這個現象還存在,美元將持續發揮影響力。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