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芬專欄】P2P破壞式創新 創造更透明、均富的共享社會
楊瑞芬 2017-04-11 16:35
大部份人聽到 P2P 就只聯想到中國的網貸,而有些負面印象。但中國網貸多半是以網路收案、直接貸放的小貸公司,它不等同於 P2P 借貸,只是借了這個最夯的名詞。事實上,P2P 是數位經濟 (包括金融科技) 中,你不得不認識的重要模式,它更是顛覆了中間人的破壞式創新。
什麼是 P2P?
P2P 英文是 Peer-to-Peer,有人翻成點對點,原來是用在電腦的網路架構,指原來網路需要透過伺服器 (Server) 扮演中間人的角色,負責交換訊息到另外的電腦,但後來就發現這 P2P 的網路架構,也就是把中間的伺服器角色拿掉,讓每個電腦都可以和另外的電腦直接溝通,訊息交換更直接。這個電腦通訊技術的演進影響到了網路服務的架構,進而大量翻轉了以往倚賴中間人的服務。
P2P 解決了中間人剝削的問題
自古到今,中間人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甚至可以說他們就是商人的代名詞。放在貨品交易就有了貿易商;放在金融就成了銀行。商品與資金都不是中間人提供或製造的,但他們面對消費者,以賺差價為其獲利來源,「買低賣高」是他們基本模式,這樣的模式發揮到極致,就不免被詬病為「中間人剝削」。辛苦生產商品或真正出資金的人反而拿到很低的收益,而消費者則拿到很貴或很高的價格,於是 P2P 的概念也被應用在這些交易,在網路上輕鬆聯結供給與需求雙方,去除了中間人直接交易,使雙方都獲得最大的利益。
P2P 也創造了共享經濟
當供需雙方相遇,其實就解決了最基礎的經濟或金融問題。目前我們看到的共享經濟模式,不論是租借房的 Airbnb、 或是之前在台引憾的租借私家車的 Uber、現在在中國也很紅的搭伙等等,都是運用了 P2P 的業務模式,做了直接的破壞式創新,雖然對既有提供服務的產業影響頗大,但確實也讓資源可以共享與互利。
P2P 在金融科技中的應用
金融科技也大量運用了 P2P,以期取代銀行創造新服務,讓消費者受到最大利益。最常聽到的第三方支付,就是 P2P 付款,最早是由 Paypal 開始,打破了匯款轉帳一定得透過銀行。Paypal 讓個人透過其平台,以 email 就可以轉錢給另一人,匯款不再需要跑銀行,轉帳也更即時。
再來是 P2P 借貸,這也是影響傳統金融最大的項目,經濟學人雜誌更曾高調地預言因為 P2P 借貸,商業銀行將可能走入歷史!最早的 P2P 借貸是英國的 Zopa,利用個人信用評等資訊,不是銀行也可以公平合理地核出放款利率給申貸人,而出錢的投資人則可以獲得應得的放款收入,再運用風險管理技術讓投資人風險降低、不必擔心被倒帳。順道一提,中國的 P2P 其實和這裡提的 P2P 借貸模式有著相當大的技術落差,以致於被稱為野蠻式生長。
還有 P2P 換匯,如 TransferWise 和 Kantox,只可惜這樣的服務在台灣現有法規下,恐被認為違反銀行法。最後是近來很火的 P2P 保險,有別於現有保險費繳納後沒有出險保費也拿不回來,Friendsurance P2P 保險巧妙地做了保險中有保險,互助險中有傳統保單,讓保障更加強,沒出險還可領回饋金,更重要的是讓團隊成員養成良好健康等自律好習慣,正向循環,沒出險之後保費越低越省錢,而不是現在沒出險反而是浪費了!
地球資源有限,和諧未來靠 P2P
貧窮與收入不均等仍被聯合國持續列為世界核心問題,然而地球所創造的食物要養活世界人口卻是綽綽有餘,同樣的全世界的財富也相當多,但仍有 13 億人仍陷在貧窮線下。 P2P 為世界帶來了契機,讓擁有的借給沒有的,讓多的分享給少的。這是個變化很快的年代,網路速度快,改變世界的速度也就更快,期待看到更多的 P2P 模式,一同來翻轉我們的地球,創造更多人對人、點對點的利益與價值。
- 川普高關稅啟動!聯準會利率決策增變數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